教育·东营网·2025-11-06 15:06
金黄染稻穗,硕果满枝头。近日,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园内小农场和植物园迎来丰收季,幼儿园以“亲近自然 乐享秋收”为主题,精心策划沉浸式秋收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田埂,在亲手劳作中感知自然馈赠、体验劳动乐趣,将劳动教育的种子悄然播撒进童年心田。

农场“解锁”丰收:沉浸式体验农耕之趣
清晨的小农场里,甘蔗秆挺拔直立,水稻穗垂首轻摇,萝卜缨翠绿鲜嫩……植物园里,柿子像盏盏小灯笼,山楂红似玛瑙,海棠果缀满枝头……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丰收图徐徐展开。
活动前,教师通过“作物成长故事会”,用图片、视频回顾春季播种、夏季养护的点滴,让孩子们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自然规律。随后,孩子们分组领取小铲子、竹篮、小镰刀等工具开启秋收实践:有的踮起脚尖,小心翼翼采摘藤蔓间饱满的山药豆;有的挽起衣袖,合力拔出埋在土里的萝卜;有的手持小镰刀,在家长志愿者的示范下学习收割水稻;还有的围着甘蔗林,认真聆听如何安全砍伐……“老师,刚割的水稻闻着好香啊!”“原来山药豆不是长在地下,而是结在藤上的!” 孩子们的惊叹声、欢笑声在农场里此起彼伏,每一声好奇都饱含对自然的探索欲。

创意“玩转”收获:多元化延伸劳动教育
在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看来,丰收并非劳动教育的终点,而是延伸教育价值的新起点。幼儿园充分挖掘丰收作物的教育潜力,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在美工区,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水稻秸秆编织小巧的篮子、用山药豆拼贴成可爱的动物图案;在美食坊,孩子们清洗新鲜萝卜、淘洗收获的大米,共同制作香甜软糯的萝卜大米粥,从食材处理到下锅熬煮,孩子们全程参与,亲身感受“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过程,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深刻理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在科学区,孩子们通过对比水稻、山药、萝卜的种子形态,在观察、比较、记录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让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自然融合。

家园“共赴”农约:立体化构建教育合力
为打破劳动教育的园区界限,推动教育场景向家庭延伸,幼儿园特别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此次丰收活动,共同搭建“家园协同”的教育桥梁。活动中,家长们化身专业的“农耕导师”,教孩子们辨别不同作物的生长特征、示范正确的采摘和收割方法,还与孩子一同弯腰劳作,在汗水与欢笑中,既体验了农耕的艰辛与快乐,也拉近了亲子间的情感距离。

活动结束后,幼儿园还建议家长结合家庭实际,带领孩子参与阳台种植、厨房帮忙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劳动习惯在家庭场景中持续养成,真正实现“园内实践 + 家庭延伸”的劳动教育闭环。

“园内小农场是我们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生动课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石凌霞表示,此次丰收活动以“实践+体验+延伸”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学会劳动技能,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感悟。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深耕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场景,助力幼儿在劳动中强健体魄、涵养品格,实现全面发展。
(通讯员 李艳梅 高树玲 孟祥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5-11-06 07:39
2025-11-06 07:56
2025-11-06 08:03
2025-11-06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