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10月29日,随着载有1.4万吨生物航油的国际货轮在海关监管下缓缓驶离港口,东营市成功实现山东省生物航油首次出口,为全球航空业碳减排注入“中国绿色动能”。
生物航油是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俗称“潲水油”“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先进生物质液体燃料,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向“净零排放”转型的背景下,其作为绿色航空燃料的核心载体,正成为各国竞逐的产业制高点。今年9月30日,经商务部、国家能源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局四部门批复,东营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城市,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纳入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企业并获37万吨核定出口产能,成为国内仅有的4家具备该资质的企业之一。
“在全球生物航油需求缺口扩大的窗口期,‘白名单’资质让我们能快速对接国际订单,而拿下订单的核心是技术硬实力。”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钱行昆表示,公司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原料预处理工艺和加氢工艺,建设了国内单套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能耗最低的生物基航空燃料生产装置,产品质量稳定性居行业前列。
企业“出海”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全链条护航”。东营精准聚焦生物航油领域的国际竞争潜力,以助力生物基航空燃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为着力点,及时启动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申报工作,成立申报工作推进专组,优化从货物生产到出口通关全流程监管,指导企业按照国家试点标准规范生产、检测、物流、出口全流程操作,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链的“蝴蝶效应”正加速显现。随着本次生物航油的出口,东营生物航油品牌更加响亮,一些正在转型发展中的企业也愈发关注这一产业,开始参与到生物航油的上下游产业配套中来。以山东海科化工为核心支点,一条绿色能源产业链,正在东营加速成型。
(记者 周乃东 周广学 任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