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车窗,打开空调,打开氛围灯。”伴随着指令的完成,点点粉光映衬在橘黄色的翻毛皮内饰上,轻松与惬意扑面而来,这一幕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上已屡见不鲜。
谈起新能源汽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其大胆的外观、华丽的内饰、智能的驾驶系统。然而,若从车辆内饰的用料——超纤绒面革说起,行驶在大街上的新能源汽车或与潍坊昌邑有着紧密的联系。
昌邑纺织产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朝就“养蚕织帛”“捻线就织”。清咸丰年间开始,昌邑人背起绸包下南洋、上北洋、出东洋、闯西洋,昌邑也因此被誉为“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目前昌邑已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床品面料等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的绒面超纤生产基地,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印染名城”“纺织集群示范地区”等称号。
近年来,昌邑市立足纺织产业发展优势,以创新为核、以产业为基、以品牌为魂,积极探索纺织超纤产业培育新模式,助力纺织超纤产业发展加速迈向产业链高端。
创新驱动,技术攻坚引领产业变革
前不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认定。
据了解,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由同大海岛牵头,联合陕西科技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建立,聚焦超细纤维合成材料相关产品研发,以企业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集聚产业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国内领先的超细纤维新材料研发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地,进一步促进超细纤维合成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耕超纤行业二十多年来,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紧盯超纤革制造技术革新,攻克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向行业空白求创新要效益。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鞋材、箱包、服装、体育用品等高端领域,是行业公认的标杆性超纤产业基地。
“低碳环保是未来超纤市场的发展趋势,同大股份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低碳环保循环技术上持续用力,加快水性、可回收、生物基等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转换,为超纤行业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旭日表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昌邑市立足区域内纺织印染业发展布局,积极探索“创新驱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超纤产业培育新模式,促进传统纺织产业在新动能的加持下加速蝶变。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和支持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格局,全面打造昌邑创新企业示范群。据统计,以同大海岛等8家以超纤生产为主导的企业,绒面超纤年产3800余万米,约占全国80%市场份额,昌邑也成为国内最大的绒面超纤生产基地。
数转智改,云端赋能激活生产效能
走进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精密机械的嗡鸣声与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提示音不绝于耳,经过设备更新后的生产车间,每天能有200多单定制化产品下线落地。而在此之前,受制于手工排产流程卡传递的冗长时间,企业一天的接单量很难超过100个。新系统上线后,生产进度能被实时采集,用来指导生产和销售业务。
互联网时代,小批量定制兴起,面对需求端的变化,企业也迅速转型。
“如今每到一个工序,员工通过扫描流程卡的二维码,在终端就会显示对应的加工要求、生产信息、领料信息。同时我们可以记录生产过程的不良以及生产人员的信息。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订单量翻了一番,效果立竿见影。”公司计划部经理王儒吉说。目前企业生产的超纤绒面革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40%以上。
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融合,已成为纺织超纤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昌邑市用好用足省、市技改基金政策红利,有效撬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积极性。经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传统车间里的“指尖技艺”正跃升为智能工厂的“云端经济”。
“我们遵循‘试成一批样本、带动一片企业’的原则,通过分行业选择试点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样本,推动数据驱动生产、销售、仓储等业务的一体化运营。这一策略已成功带动了多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稳步推广。今年,我市同大海岛高仿真低碳超纤面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等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高端化改造项目。”昌邑市工信局局长范新章说。
出台《昌邑市纺织行业“N+X”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方案(2023-2025)》,编制完成77个场景清单;建立起山东东泽、杭州天富、浙江致拓、云数科技、昌邑移动等多支精准服务纺织服装细分领域的专业队伍;昌邑富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控制系统推动企业精益化管理提质增效列入全省轻工纺织企业推进数字化助力“三品”行动案例,上云企业超过20家。
品牌增值,走出国门开拓外贸新市场
“我们生产的产品完全可以代替猪皮和羊皮,做成运动鞋的鞋舌、鞋垫、里料后,跟真皮一样会‘呼吸’,有排汗的功能,在穿着时不会有湿脚、臭脚的现象。在市面上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在欧洲的用料和占比是比较大的。”在潍坊亿兴纺织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行政总监刘志伟向记者介绍道,“今后我们将继续提高产能,降低能耗,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把更好更高端的超纤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作为昌邑市纺织超纤产业的重要企业之一,潍坊亿兴纺织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鞋类、包类、汽车内饰用环保超纤合成革材料等多款超纤皮革材料产品,已经覆盖广州、深圳、福建、温州等地以及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出口份额年年攀升,成为国际市场上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昌邑市全力以赴扶持企业发展,以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为核心,锚定品牌建设、抢滩海外两个方向,推动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布局海外新兴市场,助推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推动品牌建设,提升行业知名度。昌邑市不断挖掘纺织超纤产业优势潜能,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提升标准创新能力,全面启动“邑心为企”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创建。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昌邑富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入围“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多家纺织企业获评潍坊市标准创新奖,产业现有商标200件左右。
“线上+线下”新模式,抢占市场份额。昌邑市积极推进“山东制造·网行天下”专项行动,组织企业申领“创新服务券”,拓展制造业企业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重点组织开展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千品竞发、采销对接等一系列活动,打造昌邑制造“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线上线下”融通发展新局面,提升企业网络营销水平。
“我们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对全市30强外贸企业做好点对点调研指导,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发展论坛等高能级平台活动,组织参加‘千企百展’和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拓市场、抓订单、扩份额。”昌邑市商务局副局长陈铭说。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