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山东新闻·大众新闻·2025-11-01 18:03

在威海,有这样一片神奇之地——曾经,矿坑遍布、山体破碎;如今,绿意盎然、景色迷人。威海华夏城的华丽转身,不仅是“生态优先”初心的坚守,更是威海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当美丽山东建设排头兵的生动缩影。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华夏城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并殷切嘱托“方兴未艾,再创佳绩”。七年多来,威海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一片矿坑废墟转变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鲜活样本。

系统治理,重塑绿水青山

时光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威海市南部龙山区域因城市建设需要,成为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30年的过度开采,让这里千疮百孔:44个矿坑星罗棋布,3767亩山体惨遭破坏,森林植被损毁,粉尘、噪声污染肆虐,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隐患重重,周边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

2003年,威海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引入华夏集团参与龙山区域采石矿坑生态修复工作。华夏集团勇挑重担,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态修复攻坚战,也标志着威海市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的启动。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华夏集团没有退缩。矿坑最高断面高,堆积矿渣矿粉厚,威海降水量又少,常规的挂网喷泥措施难以实施,他们毅然选择了难度最大但效果最好的客土回填法。运输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趟又一趟地运送土方,每填一个矿坑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部分山体因双面开采破损严重,修复难度极大。经过多次论证,华夏集团因地制宜,在山体中规划建设隧道。6条总长度达510米的隧道建成后,上方覆土绿化,恢复了植被,不仅治理了破损山体,还改善了景区交通。

在开采最严重的区域,16个矿坑连片,渣石堆积如山,几十万平方米区域寸草不生。华夏集团采用黄泥包底的原始工艺,修筑了35座塘坝。这些塘坝经天然蓄水、自然渗漏后形成水系,为景区植被灌溉提供了水源,也吸引了白鹭、野鸭等几十种野生鸟类和鹿、野兔等十几种野生动物来此觅食栖息。

截至2024年,华夏集团共搬运土方7125万立方米,修复44个矿坑,建造35座水库,栽种1227万株各类树木,植被覆盖率从65%飙升至97%。曾经的生态废墟,摇身一变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景区,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为周边15万居民和威海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态产品。

文旅融合,点绿成金

生态修复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华夏集团敏锐地捕捉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决定将矿坑废墟打造成生态旅游景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也与威海市推行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高度契合。

在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之后,华夏集团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展示胶东民俗特色的夏园、展示尧舜禹时期历史文化的禹王宫、威海人民防空防灾教育馆等场馆先后建成,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最具特色的当属在长210米、宽171米的矿坑上建立的国内首个360度旋转行走式室外演艺《神游传奇》秀。游客坐在会跑的看台上便能欣赏到水、陆、空全方位立体环绕的跨时空精彩演艺,仿佛穿越了历史长河,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征程上游走。

2021年7月,投资4.1亿元建设的华夏生态体验馆开馆运营。体验馆采用“情景沉浸、实景漫游”式的“新奇特”技术手段,将观展与体验相结合,生动再现了华夏城从矿坑废墟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生态修复历程,成为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课堂,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考察学习团队前来参观。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华夏城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惠民致富,共享绿色福祉

生态修复和文旅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百姓。华夏集团通过“生态+文旅产业”的模式,带动周边居民就业致富,让生态与产业的“绿色蜕变”,演变为惠民共富的发展实践。这也是威海市持续推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华夏城景区,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景区的繁荣还带动了周边区域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新增酒店客房4170间、餐饮店铺2000家,吸引了1万余人创业就业。周边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4.8%,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越来越红火,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

在政府主导下,华夏集团通过土地置换的形式,对景区周边5个村实施旧村改造,村集体改制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们住上了楼房,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曾经因矿山开采而贫困落后的村庄,如今在生态旅游的带动下,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华夏城先后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

经过系统治理、产业融合、惠民共享的“三重奏”,华夏城实现了从矿坑废墟到5A景区,从尘土飞扬到鸟语花香的蜕变。它不仅是威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缩影,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齐鲁大地的现实呈现。威海华夏城的成功,是威海市委、市政府坚守初心、不懈奋斗的成果,也为其他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威海市将继续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这座“精致城市”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