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31 08:17
爱东营讯 近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团结社区两位居民因停车位问题发生争执。接到警情5分钟后,社区党委副书记、孤东(新城)派出所民警张强与“老米调解工作室”的专职调解员同时赶到现场。在了解双方诉求后,调解员从邻里关系角度耐心疏导,民警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界限,不到半小时,双方便握手言和。“没想到民警和调解员一起来的,问题当场就解决了!”居民王先生感慨道。
这一高效化解矛盾的场景,是仙河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作为油地融合、港城一体的重要节点,面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治理新课题,仙河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汇聚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多元共治磅礴力量,书写了一幅基层善治的生动画卷。
“以前看到警察,多半是出了事。现在警官就在社区上班,是咱们的副书记,平时一起商量事儿,巡逻也常见面,感觉特别踏实。”一位社区居民感慨道。仙河镇创新推行“党务+政务+警务”深度融合机制,整合孤东(新城)派出所、仙河派出所等警务资源,精准选派10名公安干警下沉各村(社区)党组织担任副书记,构建起“十联”工作协同体系:组织联建、决策联议、矛盾联调、信息联采、警情联判、重点联控、巡逻联防、法治联宣、服务联动、居民联评。这套“组合拳”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治理合力,织就覆盖全域的“九防+重点工作”防护网——防火防暴防风险,防盗防毒防电诈,防黄防赌防纠纷,并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动态调整防控重点,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筑牢组织根基的同时,仙河镇着力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走进镇综治中心,这个汇聚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公检法司网格、群团组织等15个部门力量的“多中心合一”实体化运行平台,建立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群众反映诉求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只用跑一地、事务一站清”。而在各村(社区),仙河镇统筹推进村(社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发展起一支33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活跃在街头巷尾、邻里之间,确保了大量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就能得到解决。
警情往往是矛盾激化的第一现场,如何抓住调处黄金时间?仙河镇在孤东(新城)派出所探索推行的“24小时随警调解”警调衔接新模式给出了答案。当可能涉及纠纷的警情出现,专职调解员与民警同步出警,将调解阵地前移至事发地。“老米调解工作室”作为特色品牌,不仅配备法律专业调解员,还广泛吸纳社区工作者、退休干部职工、教师以及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能人作为补充力量。该机制运行以来,调解员随警调解案件截至目前已有61起,成功化解54起,调解成功率达88.5%。
社会治理的温情更体现在对家庭细胞的关怀上。仙河镇在完善家庭帮辅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家庭帮辅中心,各社区综治中心普遍设立了“心灵驿站”,为社会治理一线人员和广大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全面、便捷的心理服务和家庭支持。目前,仙河镇家庭帮辅中心已构建起超过50人的专业心理服务人才储备库,已组织开展大型培训3次,累计培训人员470余人次,初步建成“早发现、早干预、早帮辅”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展望未来,仙河镇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地实践,通过多元共治让治理神经末梢更加灵敏高效,努力打造人人向往的幸福、美丽、和谐之城。
(记者 李萍 通讯员 王志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5-10-28 08:04
2025-10-28 08:24
2025-10-24 08:17
2025-10-24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