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31 07:54
爱东营讯 10月29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并网发电,一举刷新全球已并网风机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纪录。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并网发电,该机组一举刷新全球已并网风机的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纪录。记者 周广学 报道
机组针对中高风速海域量身定制,叶轮直径超过310米,扫风面积超过10个半标准足球场,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电机组。风机满负荷运行时,每旋转一周可产生62度清洁电能。在年平均风速10米/秒的条件下,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全年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作为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成果,该机组不仅实现供应链全程自主可控,更在关键部件研发、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及抗台风设计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其中,发电机、叶片、轴承、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均达到世界领先标准,兼具高发电效率与高运行可靠性,可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作业需求。
“26兆瓦的功率突破,背后是中国制造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面跃升。”东方电气集团风电研究院副院长成伟指出,“机组由超过3万个零部件构成,其中塔筒、机架等由东营本地企业生产,整机和叶片通过东营港广利港区通用码头进行运输。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具备单机30兆瓦测试能力,完全满足我们认证测试需求。”
东营何以成为风电产业的沃土?答案藏在其“资源禀赋+产业配套”的双重优势中:463.5公里海岸线、1019平方公里盐碱滩涂提供了广阔空间,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7.6米/秒,为风电开发赋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产业配套来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引进中船海装、上海电气、金雷股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逐步构建起从主轴、轮毂、底座、连体轴承座到桩机塔筒,到主机、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本地生产、港口运输、专业测试的“闭环支撑”,为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与并网提供了完整保障。
(记者 周乃东 任强 张佳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5-10-28 08:04
2025-10-28 08:24
2025-10-24 08:17
2025-10-24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