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发展成就,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宏伟蓝图,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立足岗位,锐意进取,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营篇章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我市“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明表示,“十五五”期间,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中“挑大梁、走在前”的目标定位,以农业综合产能提升为主攻方向,努力建设一批粮食生产“万亩片”“千亩方”,聚力推进盐碱耕地改造和种业创新,加快打造黄河三角洲后备粮仓;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关键举措,进一步做强黄河口滩羊、大米、大闸蟹等乡村富民产业,健全完善“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品牌体系,加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为抓手,做实“片区+园区+强镇”共建模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特别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作为战略任务专章阐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激发了我市科技工作者的奋进热情。
市科协党组书记刘斌表示,展望“十五五”,全市科协系统将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科协工作全局,聚焦创新能力提升,持续推进工程师协会、低空经济产业学会等专业学会建设,做优“圆桌派”等品牌活动,积极对接国家级和省级学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科技人才培育,发挥好市科技馆科普阵地作用,丰富完善星火科技馆社会建设运营机制,深化“柚子龟”青少年科普品牌,实施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聚焦科普模式创新,持续打造“科普黄河口”新媒体矩阵,探索“六号联创”科普传播新路径,构建“头部引领+垂直覆盖”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在服务人民群众、增强科普实效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全会提出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利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学仁表示,利津经济开发区将以此为导向,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做强做优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布局新兴赛道,抢抓科技革命机遇,加快华驰飞轮储能、动量材料硅碳负极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高点;强化科技创新,健全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稳步提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利津经济开发区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会关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部署,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河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此作为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引。”河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卢俊彪表示,河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围绕“讲政治、守底线、抓创新”总思路,实施执法服务提升,转变执法理念,深化服务型执法,优化营商环境。并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整治、供暖改造提升等惠民工程,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为市民创造宜居环境。通过持续创新和为民宗旨的落实,打造具有河口特色的城市管理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会精神同样在广袤的田野上激荡回响,让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倍感振奋。“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对咱们广大农民来说是巨大鼓舞,粮食产量提高了,咱老百姓的‘钱袋子’才能鼓起来。”齐鲁乡村之星、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廷义对全会精神深有感触。
“原来是用‘心’种田,现在又加了用‘技’种田,这几年粮食亩产量连年提高离不开国家对农业科技的大力投入,像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农机等等,给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廷义表示,“下一步,我将利用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用科学的方法种好地,进一步创新种植模式,带领乡亲们产出更多的粮食。”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我市党员干部群众正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奋力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记者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