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金秋十月,河口区孤岛槐树林旅游区游人如织。国庆中秋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此上演——河口区以“槐林二奶奶”为核心文化IP的民间艺术团队,通过沉浸式互动演出、脱口秀与特色说媒活动,为游客和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盛宴,让槐林景区不仅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更成为河口区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亮眼一笔。
“槐林二奶奶”是以当地民间艺人为原型打造的群众文化IP。团队成员均来自周边村镇,演员们将田间地头的趣事、邻里间的温情、传统婚俗的智慧,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诙谐幽默的小品。
“槐林儿郎哪里藏?二奶奶给你配鸳鸯!”“这位姑娘眼含水,这位小伙嘴抹蜜,我看他俩配成对,来年抱个胖娃娃!”……假日期间,槐林景区特别设置“二奶奶说媒”互动专区。身着紫布衫、头戴红花的“二奶奶”用方言吆喝着,俏皮话引得全场哄笑,现场游客也参与其中、热情配合。“槐林二奶奶”的表演,将传统婚俗与即兴喜剧结合,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充满趣味性,让许多游客直呼“比追剧还过瘾!”
“我们的剧本没有专业编剧,全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凑出来的。”“二奶奶”的表演者王跃进笑着告诉记者,“比如《二奶奶之说媒》这个节目,就是把村里老人讲的媒人故事、年轻人吐槽的相亲趣事揉在一起,游客看了都说‘像在演自家的事’。”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创作模式,让“槐林二奶奶”的每个节目带着泥土的芬芳,快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以前总觉得文化活动很平淡、没意思,这次发现,我们群众也能当主角,参与其中很有趣。”现场参与表演的游客王女士感慨道。河口区创新推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模式,让基层群众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不仅让文化活动更具生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文化自信。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槐林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12.77%。其中,不少游客坦言“专程为看‘二奶奶’演出而来”。
“槐林二奶奶”这支草根团队的身影并不局限于景区。他们还深入乡村,走进河口街道民生村以及义和镇梁家村,将民俗表演与助农带货巧妙结合,用多元角度的文艺表演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当地农产品开拓销路。
如今,“槐林二奶奶”已成为河口区的文化符号。团队队员陈利说:“我们不想当昙花一现的‘网红’,而是要让‘槐林二奶奶’的故事有新表达、有新传承。”
从田埂边的自娱自乐,到撑起地域文化IP;从乡间俚语,到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槐林二奶奶”的走红,展现着新时代基层文化创新的蓬勃生机。当清脆的铜锣声再次回荡槐林,这声声吆喝已不仅是欢笑的开始,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文化赞歌,照亮了一条“文旅融合、群众主演、创新表达”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记者 李萍 通讯员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