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秋”生产丨“铁牛”显身手 田间抢收忙——广饶县抢抓农时全力保秋粮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17 07:45

 10月15日,在广饶县李鹊镇东柳村的农田里,农民驾驶履带式收割机在小雨中收割玉米。 通讯员 刘云杰

爱东营讯 “突突突……”10月14日,天刚蒙蒙亮,在广饶县乐安街道北朱耿村,东营市图佑农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已响起轰鸣。连日阴雨刚歇,田间泥泞未干,一台身披铁甲的履带式收割机如“陆地坦克”般稳稳前行,割台高速飞转,金黄的玉米棒瞬间被卷入机舱,粉碎的秸秆则同步还田;紧随其后的履带式拖拉机载着满仓玉米,径直驶向地头等候的运输车,将新粮无缝送向合作社的烘干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抢收战,正火热上演。

“这履带‘铁牛’真是救急了!之前轮式收割机一进地就陷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履带机却像走平地,不怕泥、不惧湿,白天黑夜连轴转都没问题。”站在田埂上,合作社理事长张鸿涛一边指挥调度,一边介绍道。为应对极端阴雨天气,合作社前不久专门投入20余万元,新购入了履带式收割机和履带式拖拉机各一台,阴雨天里,设备、工人24小时连轴转,日均收割超100亩。不仅合作社的粮食抢收有保障,还主动帮本村及周边村庄的农户收玉米,解了大伙的燃眉之急。

“要不是合作社这台履带机,我这玉米真得烂在地里了。”北朱耿村村民李素英坦言,前些天她愁得整夜睡不着,“地里湿,找不到能进地的机器,玉米捂久了会发芽、霉变,一年白忙。”得知情况后,合作社立即调度履带机上门作业,不仅帮她收完玉米,还提供了烘干服务。

抢收之外,“烘干关”同样关键。“我们打通了‘收割——运输——烘干’全链条。”张鸿涛说道,阴雨天气以来,合作社的两台烘干塔也全天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达200吨,确保刚收下的湿粮第一时间脱水,从源头避免霉变。目前,合作社500多亩玉米已收割九成以上,北朱耿村1700亩玉米地也基本收割完成。

除了“硬装备”,“软实力”也在发挥作用。据张鸿涛介绍,今年合作社选种的是抗倒伏、耐湿性强的“MY73黄金粮”和“东单1331”两个优质品种,种植时间也进行了推迟。“晚种意味着晚收,正好避开了雨季高峰期。加上这两个品种籽粒硬度高、密度大,即便遇雨,霉变率也比普通玉米低很多。”

连日来,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广饶县多地农田出现积水,土壤含水量高,普通轮式农机难以进地作业,秋收形势一度紧张。关键时刻,一台台履带式收割机化身“抢收尖兵”,以强劲性能撑起秋粮颗粒归仓的“保障伞”。目前,全县59台履带式收割机已全部投入秋收一线,35台(套)烘干设备同步运转,日烘干能力可达8000吨。已形成“收割——运输——烘干——仓储”全链条保障体系,用高效服务确保秋粮及时收获、安全归仓。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谭芳 刘云杰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