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村超” 奏出“交响曲”——东营市首届乡村(社区)匹克球超级联赛暨“相约仙河”全民匹克球联赛侧记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16 08:05

爱东营讯 10月13日,在东营港匹克球主题公园,“乒乒乓乓”的清脆击球声与阵阵欢呼喝彩声交织在一起——东营市首届乡村(社区)匹克球超级联赛,正以一场全民狂欢的形式,火热启幕。

东营港匹克球主题公园比赛现场。

一拍即合,“村超”模式激活全民健身新场景

赛场之上,战况激烈。混双比赛中,夫妻搭档、邻里组合默契配合,网前截击与后场吊球频现,攻防转换间尽显智慧;男双对决力量十足,势大力沉的爆扣引得观众连连惊呼;女双较量则更见细腻,她们步伐灵活,巧妙地将看似必失的球救回,韧性十足。观众席上,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与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动人心的交响曲。

“以前看别人打网球觉得门槛高,没想到匹克球很容易上手,在社区就能和专业场地一样‘挥拍上阵’!”一位刚结束比赛的居民兴奋地说道。而这正是超级联赛的初衷——以最接地气的“村超”模式,将专业赛事办到百姓身边。

本届赛事由东营市体育局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村超联赛”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匹克球运动在本地的普及与发展,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赛事引领、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本届赛事设置了丰富的竞赛项目,包括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第一混双、第二混双、男女融合打五个项目,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参赛需求,吸引了来自开发区各行业、各村(社区)12支队伍、150余名运动员参赛,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青少年延伸至中老年,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同乐”。

据介绍,本次赛事不仅设置了匹克球竞赛项目,还设置了富有趣味性的社区运动会项目,包括沙包投掷、能量传递、投壶、套圈、飞盘九宫格等,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幕后耕耘,小城如何成为“世界级小镇”?

围观居民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赛场的热浪背后,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数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

作为全国首个“世界匹克球联盟小镇”,仙河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东营港匹克球主题公园、匹克球运动馆、匹克球运动广场,建成配有围网、照明设施的集中式高标准比赛场地56块,分布式简易运动场地20余块,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日均活动人数1000余人次,全镇各中小学全部开设匹克球课程,构建起了覆盖中小学、社区、企业的全龄推广体系。与此同时,仙河镇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产业化推进,成立了山东宝营体育公司,主要从事匹克球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如今,漫步公园,随处可见祖孙同台、父子竞技的温馨场景。“全镇已经组建匹克球队伍100余支。”仙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焦建东介绍说。目前,全镇中小学全面开设匹克球课程,孩子们在操场上挥拍、跳跃,将运动基因融入成长记忆;专业运动员走进企业、社区开展免费培训,从白领到工人,从老人到孩童,匹克球正成为“全龄健身”的热门选择。

正是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坚持,让这颗小小的塑料球,从一项新兴运动,滚动成激活城市文旅消费、注入发展新动能的“活力之源”。

未来已来,“一颗小球”叩响世界之门

随着联赛大幕的拉开,一系列公益培训也将紧随其后,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指导。而仙河镇的赛事蓝图远不止于此——从正在筹备的中国匹克球巡回赛,到各类群众性赛事,这座黄河口的活力小镇,正以匹克球为媒,自信地叩响通往世界的大门。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坚持赛事带动,塑造发展特色,重点围绕青少年匹克球、业余匹克球和职业匹克球,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匹克球赛事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2024年以来,先后举办群众性匹克球赛事活动10场,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接续承办了中国匹克球巡回赛、全国锦标赛山东省选拔赛和山东省匹克球锦标赛,累计吸引了近400名运动员参赛,三大赛事进展顺利、服务到位、社会反响良好,仙河镇“匹克球小镇”的名片迅速引起国内外关注。

从一场比赛到全民参与,从一片场地到城市更新,从一项运动到产业融合。下一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将系统推进匹克球运动发展,形成“覆盖领域广、竞赛成绩优、社会反响好”的特色体育项目,持续做大做强“一起匹克球”城市IP,持续推进“跟着赛事去旅行”,拓宽赛事旅游发展链条,通过体育赛事的溢出效应带动,助推体育、旅游、赛事、文化等融合发展。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冯淑霞)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