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嘴村里的新变化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15 08:05

爱东营讯 走进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朱嘴村,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19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整洁宽敞,健身器材、篮球场、百姓大舞台一应俱全。村民朱文林大爷正把刚收割的玉米摊在平整的水泥地上晾晒,“以前晒粮得满村找空地铺雨布,遇上雨天就发愁。现在家门口就是宽敞的广场,晒粮方便多了。”

这样的场景,放在两年多前的朱嘴村,村民们连想都不敢想。以前,村里道路坑洼,村民要想加工自家种的麦子,得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西刘桥村的面粉加工厂,来回奔波既费时间又耗精力。2023年11月,黄三角农高区应急管理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刘强来到这里,从此,朱嘴村开启了蝶变之旅。

“要让村民真受益,就得从最急的事办起。”有着军转干部作风的刘强,刚驻村就带着村“两委”干部入户摸排。得知村民晒粮难、出行暗、磨面远的痛点,他立刻协调资源,将低洼地改造成集健身、娱乐、晾晒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将危房拆除重建的42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配套齐全;还争取资金完成142盏太阳能路灯改造,铺设三村连接路和老年区道路420米。就连广场旁影响安全的两台变压器,也在他的协调下,由供电部门免费迁移,一天内完成施工。

民生难题逐步解决,刘强又把目光投向产业振兴。“光靠种粮食增收有限,得找条可持续的路子。”他瞄准村里闲置资源,牵头建起面粉加工“共富工坊”,引进石磨加工设备。如今,周边8个村的村民再也不用跑远路加工粮食,工坊不仅方便了群众,还为村集体年增收近5万元。

朱嘴村地处盐碱地,土地改良一直是难题。刘强邀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李圣波研究员团队入驻,引进2000多棵耐盐碱金银花和金丝皇菊开展套种实验。如今,这片黄三角农高区最大的耐盐碱金银花试验田长势喜人,“既能收获中药材增收,又能改良土壤,还能美化村庄,一举多得!”李圣波说。

截至目前,刘强已为朱嘴村协调投资260万元,实施12个帮扶项目。如今的朱嘴村,红瓦白墙映着绿树,村民在“共富工坊”里算着增收账,广场上的笑声传得很远。

(记者 张姝睿 )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