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丨“这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封感谢信背后的调解破冰记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15 08:04

爱东营讯 近日,一桩因楼上漏水、楼下受损且一方拒绝调解而陷入僵局的商户矛盾,在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帮辅中心的介入下,成功找到突破口并得以妥善解决。受损商户负责人张先生将一封感谢信送到街道帮辅中心,肺腑之言表达了对调解团在逆境中为其主持公道、减少损失的诚挚谢意。

数日前,张先生发现自家店铺天花板开始持续渗漏,不仅店内装修受损,部分高价商品也遭污损,经所属物业服务公司初步排查,漏水点来自楼上某公司所属晾台。然而,当张先生试图与该公司负责人沟通时,却屡次吃了“闭门羹”。对方以“原因不明”“工作繁忙”等理由拒绝现场勘查,也拒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调解,纠纷解决陷入僵局。

“当时感觉特别无助,对方完全不沟通,损失每天都在增加,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眉头紧锁。

面对这一僵局,黄河路街道帮辅中心果断启动“多元联动”机制,中心调解员、信访办负责人组成调解团,主动“向前一步”,转变工作思路。首先启动“实地勘查程序”,在兴河社区帮辅团的配合下,中心调解团通过所属物业公司专业勘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漏水源头的关键证据,明确责任归属。随后,启动“面对面程序”,联系责任归属负责人,从法律法规和主体责任角度出发,严肃告知其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漏水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并从优化营商环境、共建和谐社区的角度,对其进行劝导,强调负责任的企业应具备的社会担当。最后,调解团启动了“帮辅解困程序”,在该公司态度有所松动后,主动帮助双方协商维修方案,并联系了双方认可的施工队,以公允的价格快速完成修复,从根源上杜绝了后续问题。

在调解团有理、有据、有节的持续努力下,该公司最终从最初的抗拒转变为配合,同意并履行全部的维修及赔偿义务。“我真的没想到,在对方那么不配合的情况下,调解团还能这么坚持,这么尽心地帮我解决问题!”张先生激动地说,“这让我感觉在这里经营特别有安全感,这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 刘健阳 通讯员 王丰芹)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