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六|精治之城:基层治理的河口实践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0-09 09:23

爱东营讯 精治入微,温情满城。河口区的基层治理实践,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以“精治”的细腻笔触、“共治”的开放胸怀、“智治”的创新动能,成功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温情、富有活力、高效有序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板。

图为河口区政务服务中心

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治理新格局

河口区创新推行“网格+数字”治理模式,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GIS引擎、GPS设备等技术,让379名网格员化身“行走的治理细胞”。五年来,这支队伍年均巡查走访8.3万户,收集社情民意3.5万条,处置网格事项22万余件,及时处结率达99.92%。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河辉社区“空中飞线”整治便是一个生动案例。该社区部分居民私拉电线形成“蜘蛛网”,不仅影响环境美观,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网格员陶丽丝巡查发现后,立即通过“网格通”APP上报问题,当天下午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便赶到现场,实地查看并制定整改方案,按照“横平竖直、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的标准,对6栋居民楼96处“飞线”进行集中捆扎固定,统一更换破损箱体,既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又快速又暖心!现在小区不仅干净整洁了,还非常安全了。”社区居民对此纷纷点赞。

矛盾化解:打造温情治理新路径

2025年,河口区全面启动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立足政法职能、协调各方力量的核心平台。河口区综治中心更是以“实战化、规范化、智能化”为导向,创新走出“矛盾化解三重境”。在“一站式联动”层面,整合18个部门,实现12项服务“一窗通办”,跨部门纠纷化解平均耗时缩短60%。

今年4月,市民孙先生因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保问题到中心求助。中心立即启动联合研判机制,协调税务局、人社局现场比对工资流水与社保基数,仅用2次调解就促成企业补缴2900余元。“以前跑多个部门没结果,现在进一扇门3天就解决”,孙先生感慨道。通过“中心指挥、部门联调”机制,今年以来区级中心已化解跨部门纠纷47件,平均耗时缩短60%。

在基层微阵地层面,23个特色调解品牌如“老乐哥调解室”遍布城乡。5月8日,孤岛镇朝阳社区王女士因私装充电桩被剪线而情绪激动,“老乐哥”联合网格员介入,既讲解政策和安全隐患,又通过每周研判会推动供电公司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仅10天就在小区广场建成8个充电桩。“以前充电要跑20公里,现在下楼就能充。”王女士满意地说。既有调解室的温情疏导,也有“共享云检察”“黄河口云法庭”的专业支撑。如崇文社区一桩漏水纠纷,入驻检察官携图纸上门,以“法理情”三步法促成和解,全程仅用5天。今年以来,全区85.69%的纠纷在社区层面成功化解。

政务服务:创造高效便捷新体验

走进河口区政务服务中心,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这里通过构建“三化三办”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网办率96%、“好差评”满意度99%。在全市率先引入“DeepSeek+政务服务”大模型,推出智能客服“河小政”,依托2.8万条知识数据库,实现政务信息毫秒级检索。

“多亏审批专班全程帮办,我们才能在紧急开工前理清头绪!”山东尙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鲍先生对“红色项目管家”赞不绝口。河口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党建+项目”双轮驱动,通过“一企一档”“预诊式”指导为企业量身定制审批路线图,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

针对“材料反复交、证明来回跑”等痛点,河口区推出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怡福苑建设项目因此受益,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70%以上。此外,“云窗口·视频办”系统覆盖全区5个镇街,166个事项实现视频办理。在新户镇,王先生通过政务自助机视频连线,两小时内办妥企业变更手续:“以前进城办事要半天,现在镇里就能‘面对面’办成。”

平安创建:群众安心“有温度”

近年来,河口区以“2+9+N”基层平安创建体系为牵引,持续深化平安单位、平安镇街、平安村居等多维度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走深走实。通过严格落实《关于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明确53项重点任务清单,压实责任、强化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自2021年以来,河口区平安建设成效显著:15个村居获评“平安东营建设示范村(社区)”,示范单位创建覆盖率达57.1%;4个镇街成功创建为平安镇街,创建成功率高达80%,位列全市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至2024年,河口区平安建设重点项目连续三年获评平安东营“典型案例”,展现出持续领先的创建实力与创新水平。

目前,全区已实现乡镇(街道)、村庄(社区)及重点行业系统平安创建全覆盖,逐步构建起以平安镇街为牵引、平安村居为基础、行业平安为支撑的区域平安新格局,为更高水平平安东营建设提供了“河口经验”。

从平安建设的“全域覆盖”,到综治中心的“三级联动”,再到网格化服务的“精细入微”,河口区以治理精度传递民生温度。这座浸润着“河枫细语”温情的城区,正以持续深化的基层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口实践”。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代景芹 刘晋忠 许影)


责任编辑:A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