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在变革浪潮中寻光

山东新闻·东营网·2025-09-30 16:58

9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新材料产业链记者见面会。人工智能工厂里无声的精密运算、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效率革命、商业航天港里不断刷新的发射纪录……两个半月的探索之旅,见证一个又一个创新活力奔涌不息的切片——“龙首”引航,“龙身”发力,在山东的产业版图上,一条条产业链正化身巨龙,撑起地区经济从“规模增长”迈向“质效跃升”的钢筋铁骨。

产业链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在全国较早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逐步梳理明确67个重点产业领域,提炼形成19条省级标志性产业链。产业链、输送技术、人才与资本等养分,构筑抵御市场风浪的坚实框架;串联散落的节点,让企业跳出“单打独斗”,成长为根系相连、生机盎然的繁茂森林。每一个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以自身实力为锚点在未知疆域里探索、在变革浪潮中寻光,一次次将“不可能”改写为“新起点”;而这些执着于叩问发展边界的领跑者,正是山东经济澎湃向前的生动缩影。

拥抱“数”“智”,传统产业稳稳驶入新征途。谁说纺织只有“制衣”单一维度?在泰和新材“手中”,芳纶纤维纸制成的复合材料登上高铁、飞机,耐高温、阻燃、强度等性能优于金属制品;基于高性能化学纤维技术生产的芳纶涂覆隔膜更能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算力中心等场景的重要支撑。记忆中的越野神车“212”如今魏桥造:作为2023年才入局的造车“新势力”,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瞄准铝“高保值、易回收”的属性做文章,有效减少汽车百公里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入局仅两年就有了登顶细分市场销量冠军的车型。传统优势叠加绿色化、智能化,老家底焕发新机,也更轻盈灵动了。

聚链成群,产业“新苗”长成“大树”。车间中不知疲倦的“巧匠”、手术室里的精密“助手”、田野阡陌的智能“耕者”……山东造机器人如今已深入到各个场景,仅珞石机器人一家就带动2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济宁;青岛国实将大海装进“手机APP”,浪潮面向采购、运营等多个组织角色打造的“数智员工”……从内部变革做起,一批人工智能龙头将复杂技术封装为易上手的“产品”,持续降低技术应用门槛,推动创新更快走向产业;34平方公里范围内东方航天港构建起“火箭生产—海上发射—卫星应用”的完整闭环,“九天揽月”的浪漫加速落地成为惠及日常的便利,“沙滩看火箭”从想象变为可能。昔日种下的一颗“种子”,在悉心浇灌中破土抽枝,终以蓬勃之势撑起一片全新的产业天空。

今年前8个月,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41个行业中有36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7.8%。龙头品牌“立得住”、配套体系“跟得上”、科技创新“连得通”,多点支撑、多维突破,一个工业大省基业长青的动人画卷正徐徐舒展开来。

每一个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也是企业创新活力与政府引导支持深度共鸣的产物。近年来,山东牢牢抓住全球产业变革机遇,以“链长统筹、链主带动、全链协同”为枢纽,围绕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力布局等关键关节、重要领域出台数十项产业发展政策。当市场的“活力因子”与政策的“保障能量”精准契合,这些好品牌就有了在时代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的力量。创新浪潮拍打产业岸线,机遇之光照亮全新征途,期待有更多的山东好品牌扬帆起航、共赴星光。

(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责任编辑:周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