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口区鸣翠湖
爱东营讯 从路网畅通无阻到幸福食堂飘香,从“安园行动”护学到医共体远程问诊,从智慧养老到“家门口就业”,五年来,河口区始终把民生关切作为政府工作的“心头事”,用实打实的投入、心贴心的服务,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扎实的民生答卷。
城市更新:“路电网暖”焕新家园面貌
河口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充电难、排水难、取暖难”等问题切入,持续推动城区面貌与功能双升级。
全长2.2千米的河祥路提升改造全线贯通,区域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城区22个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成效显著,惠及居民近2万人;累计建成充电棚729组、充电口6940个,实现城区57个住宅小区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完成81.3万平方米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续优化居住环境;鸣翠湖南部荒岛变身“月季岛”,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去处……城市更新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
同时,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大幅提升,德胜街雨水通道、康宁河新泵站等重点工程接连落地,实现“汛期强排、旱期补水”。供热改造工程抢抓非采暖期全面升级管网设备,并将周边商铺纳入集中供暖,真正让“温暖”延展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社会保障: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河口区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社服务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迈进。
五年来,全区新增企业养老参保近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以上,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创新推行居民养老保险“全周期无证明经办”,获国家级媒体广泛报道。工伤保险“同舟计划”覆盖建筑项目107个,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就业服务持续优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9万人。开展“企业招聘进市集”“进社区”等特色活动,打造“河口E业”线上用工服务平台,实现用工对接“零距离”。在全省率先设立“安‘营’乐业”示范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超300个,稳稳托住百姓的就业底线。
劳动关系创新治理,创建“河新合意”劳动保障矛盾纠纷调处预防品牌工作室,整合仲裁、监察及司法、工会等多方力量,构建“油地军企”大调解格局。创新性构建“一讲二管三查四调”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欠薪问题源头预防和快速化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满意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实施“惠托育”行动,23所公办幼儿园全部开展托育服务,服务家庭超1050户。海昌小学、海河中学等一批新改扩建学校陆续投用,新增学位3100余个。区一中与胜利一中实施集团化办学,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大幅增长。
校园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投资980万元完善校园安防与周边交通,构建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实施睡眠保障项目,新增床位1100余个,完成多所学校宿舍升级改造。37个校园食堂全部转为自营,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组建家长膳食委员会,全年开展开放日活动超百次,牢牢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医疗服务:“医”心守护群众健康
河口区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区人民医院与多家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项。建成全市首家医共体审方中心,累计审核处方超100万张,处方合格率提升5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重大疾病免费筛查,新增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项目,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保报销更加便捷,全区村卫生室均纳入医保延伸点,2024年累计服务7万余人次,为群众节约资金50余万元。同步取消“两慢病”用药起付线,报销比例提升至75%,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近年来,全区累计投资9.88亿元,启动10余项医疗工程,全面升级诊疗环境。人民医院感染楼、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等纷纷建成投用,健康管理中心、河口街道卫生院新址已启用。目前,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正冲刺年底完工,80家村卫生室也焕新升级,全区医疗资源“强筋健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优质服务。
养老服务:守护最美夕阳红
面对老龄化挑战,河口区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托起幸福“夕阳红”。
建成城乡幸福食堂35处,通过差异化运营补助实现可持续服务,农村高龄老人可享“一元餐”或免费就餐。投资75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院,打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社区嵌入式智慧居家养老;河盛社区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能设备安装,推动专业服务向家庭延伸。
实施“乐龄守望”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特困老人开展定期探访,累计完成1775人次,为170余名老人建立档案,开展心理筛查与结对陪伴,实现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的全方位关爱。河口区入选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县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河口区用一连串可观可感的数据与变化,将“民生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未来,河口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提质扩面,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绘温暖明亮的河口新图景。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代景芹 刘晋忠 李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