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三丨蓝海征程:海洋经济的突破之路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9-29 08:44

图为河口区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

爱东营讯 从新户镇4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到河口街道7.4万亩的沿海滩涂,从自升式海洋牧场平台到规模化海上风电场,从对虾全产业链加工到临港经济的协同集聚。河口区将“蓝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以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科技赋能为抓手,在海洋经济领域深耕细作,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突破之路。

科技赋能 打造“蓝色粮仓”新样板

海洋牧场,不再是传统养殖的代名词。在河口,它已成为集“生态监测、产业支撑、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多功能枢纽,构筑起海洋经济的生态基底。

位于新户镇的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由顺为海洋科技建设运营,集水质水文监测、海上值守、休闲垂钓等功能于一身。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对海洋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控,还拓展了渔业增值空间,推动传统渔业向“生态+服务+旅游”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支撑不断强化。首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落户河口,黄河三角洲滩涂型海洋牧场纳入科技部“北斗星动能”专项,3个省级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后建成。如今,河口海洋牧场已形成“以科技护生态、以生态促产业、以产业带文旅”的良性循环,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乘风而上 构建绿色能源新格局

凭借风向稳定、光照充足的自然优势,河口区将海上风电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作为蓝色经济的重要引擎,构建“陆海联动、多业赋能”的绿色能源体系。

新户镇吸引国华、华能、曙光等能源企业落地,风电装机容量达551兆瓦,日均发电260.53万千瓦时。其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更被列入省重点规划,总装机容量27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计41亿度,产值近14亿元。

河口街道则依托7.4万亩滩涂资源,推进300MW风电、500MW渔光互补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年提供绿电7.9亿度,等效减排26万吨标煤,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

此外,渤中海上风电A、B场址建成并网,G场址预计年内建成;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正加快推进。至2025年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300万千瓦,年发电60亿度,真正实现“陆海统筹、绿电澎湃”。

深耕链条 实现海产价值新跃升

河口区聚焦“虾参贝”三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和省对虾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建设,推动海产品从“养殖”到“品牌”的全链升级。

目前,全区养殖面积达56万亩,涵盖浅海贝类、海参、盐田虾等多种业态。2024年,水产品产量提升至17.4万吨,产值突破25亿元;水产苗种数量五年间从48亿尾跃升至200亿尾,良种覆盖率达70%。

龙头企业纷纷落地:海大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全国最大单片工厂化养殖车间;海泽农、海澜湾等项目稳步推进,推动养殖、加工、休闲渔业三链融合。

新户镇对虾鲜控科创园建成后,年处理对虾能力达5万吨,产值10亿元,显著增强区域冷链物流与精深加工能力,助力“黄河口文蛤”“河口刺参”等区域品牌走向全国。

融合发展 绘就临港经济新图景

临港经济是河口区贯通“蓝海征程”的枢纽所在。借助东营港10万吨通用码头的发展优势,河口区正从“近港”走向“融港”,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业、临港物流和能源装备配套,推动“港产城”协同联动,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

依托境内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等资源,全区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持续壮大的产业格局。随着东营港建材、粮食等进出口业务不断扩大,河口的产业基础优势正加速释放。

作为连接京津冀、环渤海与沿黄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河口区持续推进疏港铁路、疏港高速、G340等干线提升工程。当前,荣乌高速河口支线正加快建设,滨东潍高速也已列入省交通网规划,未来将成为串联河口、东营港与京津冀的关键通道。同时,疏港铁路黄河口物流园、农副产品仓储集配中心项目等一系列配套项目稳步推进,不断强化区域仓储集散能力,真正实现“港口码头”与“产业腹地”无缝对接。

在全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河口区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探索盐碱地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施北部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桩式及块石活体牡蛎礁等项目,累计放流苗种10.6亿单位,积极涵养渔业资源,筑就坚实海洋生态安全屏障,谋划实施1.56万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特别在“风光渔储”一体化项目中,通过“上层光伏发电、中层蓄水养殖、底层生态修复”,实现“渔光互补”、效益叠加:光伏板为池塘遮阳降温,海参死亡率低于20%;水体反射光提升光伏发电效率10%-15%;年养殖产值达4.5亿元,亩收益超1.8万元,真正做到了“一水三用、绿电共生”。

从海洋牧场的生态涵养,到海上风电的绿色动能,从全链加工的价值提升,到临港经济的融合创新——河口区的“蓝海征程”,不仅是一场产业变革,更是一次发展模式的深刻重塑。

未来,河口区将继续深挖海洋潜力,强化产业融合,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高质量的海域振兴之路。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代景芹 刘晋忠 张超)

责任编辑:马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