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 外国人眼中的孔子长啥样?1687年,一位头戴儒冠、手持象笏的儒者形象,出现在传教士们编译的著作——《中国哲学家孔子》中。这是孔子在西方世界的“形象首秀”。
当博学多才的东方圣人,遇上轰轰烈烈的西方启蒙运动,贤哲化身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守护神”,推动着欧洲大地的思想解放。伏尔泰称他为“理性之友 狂热之敌”,并将孔子画像挂于书房,朝夕朝拜;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对孔子高度评价,称“一部《论语》可打倒希腊七贤……”
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也同样感受到了这股东方智慧之风。从视他为“哲学中的华盛顿”的思想家爱默生,到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上矗立起的孔子雕像,再到20世纪美国掀起的“子曰”热潮,孔夫子的话,正越来越国际化。
两千多年前,他生于东方,划破万古长夜;两千多年后,他的智慧闪耀全球,辉映着人类文明。联合国大厦悬挂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律,《论语》被译为30多种语言,这位东方巨匠的思想已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
闪电新闻记者 娄冬梅 报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