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汉德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刚步入公司展厅,只见一整面墙的荣誉映入眼帘:“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已累计取得国家级专利60余项,其自主研发的石油钻机电控系统不仅是中石化的核心供应商,占据该类产品50%以上市场份额,更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将产业版图逐渐扩展至氢能与储能装备制造新赛道,今年上半年投建启用的12MW氢能测试站是我国北方地区首家具备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全流程测试验证能力的企业平台,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1300Nm3/h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等系列产品已进入海外市场测试阶段。”公司氢储事业部项目经理王琳凯介绍道。
从为传统油气行业提供“控制中枢”,到如今为绿色能源制备提供“动力心脏”,汉德的华丽转身正是东营区众多石油装备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迈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营区石油装备产业凭借一系列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在国内外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现出迈向高精尖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在技术创新方面,东营区众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压压裂车和联合自主研发的油气健康管理云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测,大幅提高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胜利油田顺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油田抽油机研发的磁悬浮半直驱永磁同步电动机,效率超国家一级能效,综合节电率达15%以上,实现了电动机全生命周期免维护,已成为油田设备升级的热门选择。
除了陆地石油装备技术的突破,东营区在海洋石油装备领域同样成绩斐然。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整体式井口采油树,既能满足海洋平台复杂受限的生产空间,也能适应陆地苛刻工况,目前已在全球销售并应用超2500余套,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80%。
近年来,东营区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培育,以“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以“提升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为主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撑服务,成功培育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提升了东营区石油装备产业在全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如今,东营高新区、东营区化工产业园、油地融合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汇聚石油装备与技术服务企业500余家,产品覆盖能源勘探、钻、测、录、采、输等生产全链条,涉及37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记者 闫雯雯 通讯员 陈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