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以前查个血糖还得往市区医院跑,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啥都有,走路5分钟就到,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居民刘敏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完慢病随访后,连连称赞。这是东营区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让群众“家门口享优质医疗”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东营区聚焦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痛点,以“强基层、建机制、优服务”为抓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陈旧、功能薄弱问题,东营区投入专项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影像设备等诊疗仪器,推动基层诊室从“小而旧”向“精而全”转变,可独立开展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健康体检等20余项服务,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常见病不出乡镇”。
人才是优质医疗的核心。东营区探索建立“市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医生能力提升”双轨机制,与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市中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每周安排内科、骨科、儿科等15个科室的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固定坐诊、带教查房,年均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同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进修”模式,每年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开展技能培训并选派骨干医生到市级医院进修,推动基层医生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级诊疗服务。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群体,东营区创新推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模式。此外,东营区推广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居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问诊,并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可直接与市级医院专家连线诊疗,让疑难病症“隔空”得到精准诊治。
为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东营区还针对新建小区、偏远村居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区域,通过新建服务站、派驻流动诊疗车等方式,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居民步行或短距离乘车即可就医。
(记者 闫雯雯 通讯员 陈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