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民企办实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跑出加速度 从“保护”到“增值”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9-03 07:57

爱东营讯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正进行着一场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沟通交流。

开发区综合执法部知识产权与物价工作方向的工作人员介绍,自2019年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工作以来,开发区以专利快速保护为支点,面向区内企业详细介绍专利预审备案工作,积极推广专利预审快速通道,加快区内专利得到快速保护。

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东营市首批专利快速预审备案企业,且2025年被纳入东营市首批预审员服务实践基地。今年开发区综合执法部先后3次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专利检索、挖掘布局、专利文本撰写等服务,解决了技术创新难点问题20余个,目前企业通过专利快速通道已累计提交170项专利申请,其中109项通过预审进入快速授权通道,“一种复合材料步进式加热固化装置及其传动装置”更是仅用49天就拿到了发明专利证书。

“我们走进区内石油开采加工、石油装备领域企业,‘一对一’指导区内89家企业在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管理平台积极备案,畅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专利快速预审不仅让企业在技术研发攻关中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促进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助力企业将高价值专利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开发区集合政策、资金、平台、服务等知识产权资源和专业团队力量,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服务行动,协助企业解决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一企一策”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性,更好满足东营市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发展。

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是服务创新主体的又一重要举措。以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作为开发区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纤维产业专利池的入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开发区承担建设的山东石油开采加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有力支持。

“针对企业的专利现状与技术储备,运营中心从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市场竞争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不仅帮助企业申请布局50余项发明专利,精准匹配产业链技术需求,还积极搭建政企银投多方交流合作平台。”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负责人介绍。

同时,运营中心还为东珩国纤制定产学研合作对接及产业化路径建议,推动东珩国纤与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开展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生产技术的交流合作,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中试放大和产业化生产研究,实现了氧化铝纤维制品从实验室验证到专利产品量产落地的成功转化。

企业有话说

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通过和开发区知识产权团队现场交流,我们在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政策解读,还有专利文本撰写这些方面,都得到了特别专业的解答,之前不少搞不懂的问题一下就清晰了。

在没有快速预审通道的时候,申请一个发明专利,一般得等3年以上才能拿到授权,过程漫长。但有了这个快速通道后,发明专利授权时间直接缩短到3至6个月,企业专利授权的效率一下子就提上来了,这对我们推进技术转化、抢占市场有很大帮助。


知识产权服务“三措并举”跑出企业发展加速度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多举措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赋能企业发展。自2019年起,推广专利快速预审,“一对一”指导89家石油相关企业备案,开通快速通道,将发明专利授权时间从3年以上缩至3-6个月,还深入企业提供专利检索、文本撰写等服务。

同时,开发区整合政策、资金等资源与专业团队,深入企业一线,“一企一策”解决知识产权全链条问题,提升服务精准性与便利性。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依托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入池企业提供多维度方案,助其布局专利、搭建合作平台,并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

(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耿建荣)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