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一线行丨硕果满枝梨香绕 果农丰收笑颜开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8-26 08:18

爱东营讯 初秋时节,暑气渐消,广饶县陈官镇斜里村的沙沙泥家庭农场里,却涌动着火热的丰收气息。百余亩梨树枝头被碧绿果实压弯,微风拂过,浓郁梨香扑面而来,果农们穿梭林间,摘果、分拣、装箱,动作麻利有序,一派繁忙景象。

陈官镇斜里村沙沙泥家庭农场里,百余亩梨子迎来了成熟采摘季,工人们正在采摘。

“我们的果园主要是种植梨和苹果为主,其中梨有100余亩,苹果占地30来亩,梨的品种有新梨7号、秋月梨,还有丑梨,现在采摘的是新梨7号,今年年产量可达3万斤左右。我们的销售方式主要是采摘、零售,也可以批发,我们梨的口感非常酥脆可口,非常好吃,也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价格大约是在每斤4元左右,销售的也非常好。”沙沙泥家庭农场负责人孙艳介绍道。

为了让梨果既保产又保质,该家庭农场下足了“科技功夫”。农场坚持科学种植理念,通过精准的配方施肥、科学的果树修剪以及严格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梨果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如今,碧绿梨果已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黄金”产业,可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不仅让种植户鼓了腰包,更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早上天热,我们五点就来摘梨,一直忙到十点,摘完就装筐,一天能装一二百筐,下午凉快了再接着摘。”正在装箱的工人张秀英笑着说,“一个月能赚三千来元钱,离家又近,比出去打工方便多了,这日子挺知足。”

沙沙泥家庭农场的丰收图景,是广饶县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广饶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已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000余家,带动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提质注入动力。

“我们聚焦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名优特新经济作物,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设施、拓宽销售渠道。”广饶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与科技教育室负责人翁群珠表示,下一步,广饶县将继续深化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打响“广饶味道”品牌,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短评

一颗小小的梨果,串联起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大文章。广饶县沙沙泥家庭农场的实践证明,特色农业要想“活”起来、“火”起来,既需“科技赋能”保品质,也需“产业联动”拓路径。

从科学种植提升梨果价值,到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再到全县布局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农旅融合,广饶县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让“土疙瘩”里长出“金果子”,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更多收益,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 周菲菲 通讯员 钟艺馨 张子文)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