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7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东营样板”建设规划(2025—2035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古金钊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年多来,交通强国“东营样板”建设全面起势、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动再提速、再提效,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东营样板”建设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该规划是未来十年我市交通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东营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机遇,锚定以建设交通强国“东营样板”、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统领,以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安全化、人文化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起“公、铁、海、河、空、多式联运”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做好标杆典范,为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当好开路先锋。
到2035年,一批指标较2024基准年有长足进步,在全国全省形成一批叫得响、试点示范效应好、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营品牌,建成三大“东营样板”,即建成通道贯通、网络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东营样板”;建成立体畅联、效率跃升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东营样板”;建成创新赋能、绿色韧性的交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东营样板”。
围绕建成三大“东营样板”,我市具体推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重点项目109个、重点工作70项、争先创优12项。铁路联网补网强链建设工程,加快建成津潍高铁东营段,规划建设淄东高铁,扎实开展铁路专用线“进港入园”,推进东营至北京客运班列提速、“驮背运输”等工作。公路网络布局优化品质提升建设工程,畅通外出通道、跨黄通道,提速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城乡公路”三网高质量发展,补齐路网短板,擦亮“东营的路”品牌。黄河流域深水大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深水泊位、海铁联运码头建设,全面提升港口能级,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商飞新能源飞机落地,加快构建1个运输机场、5个A级通用机场布局体系。“千里滨海”“黄河入海”交旅融合主题廊道建设工程,加快搭建“快进+漫游”交通体系,实施集防潮、交通、旅游、生态功能于一体的滨海文旅廊道、流动驿站等项目,形成一批交旅融合成果。公铁海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零距离换乘综合客运枢纽,推广旅客联程运输,实现“一站购票、无缝换乘、一票通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建设工程,加速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显著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加大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实施东营智慧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平台等项目,有力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平安绿色交通东营样板建设工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交通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运输装备。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加快推动交通与能源、装备制造、邮政寄递业融合发展,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融合成果。
(记者 于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