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参与育人 处处皆是课堂——河口区探索“家校社共育”融合改革暖童心

东营新闻·东营网·2025-07-21 08:50

爱东营讯 “京剧脸谱,方寸之间藏乾坤。”7月16日上午,在河口区六合街道河安社区活动室内,阵阵清脆的童声诵读与欢快的笑语交织升腾。一场由河口区妇联精心策划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京剧脸谱知识讲解与绘制课”在此热烈展开。来自鲨鱼亿家教育的指导师王莎莎,结合家风家训小故事,引领着20余名儿童,共同走进京剧脸谱色彩斑斓、寓意深厚的艺术殿堂,让国粹的种子在儿童心中悄然萌发。

  六合街道河安社区内,正在开展“京剧脸谱知识讲解与绘制课”。

近年来,河口区妇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家校社共育”全域融合为核心,通过整合全域力量,把家长学校开到机关单位,并用“政府+社会”资源实现零收费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构建起多方协作、资源共享、服务精准的育人新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全周期、全方位的支持环境。

协同联动构建育人新格局。未成年健康成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为此,河口区妇联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建立“家校社共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通过定期召开共育工作联席会议,解决共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充分发挥妇联“联”字优势,实施家庭教育普惠性指导服务公益项目,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深度参与各展所长,形成“人人参与育人、处处皆是课堂”的生动局面。除此之外,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施“家规家训进社区”等公益项目,吸引家庭教育专家、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加入,形成“专业力量引领、社会力量补充”的协同格局。

拓展阵地,打造服务新空间。河口区拓展整合教育阵地,不仅在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家长学校,还将家长学校从社区延伸至机关、企事业单位,打造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亲子阅读等活动,有效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同时,融合数字技术,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实现教育服务“随时可享、随地可学”,提升教育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整合资源,实现全域新融合。实施“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保障支持,确保普惠家庭教育服务项目“零收费”,让更多家庭受益。整合各部门师资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形成“专业队伍+志愿力量”的服务矩阵。同时,积极推进设施共建共享,实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资源有效整合与功能叠加,降低场地限制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精准供给,深化服务新内涵。聚焦需求导向,实施精准化服务,针对不同年龄段家庭需求,开展0至3岁婴幼儿家庭普惠指导、“河苗计划”托管等服务。坚持精准施策,实施文化浸润项目,以“家规家训进社区”为抓手,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家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携手多方护航,完善权益保障体系,构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防护网络,为广大妇女维权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我们期待通过开展各类特色课程,深化‘家校社共育’,探索全域融合改革创新实践,进一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实现双赋能效果。”河口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口区妇联将继续深化“家校社共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记者 杨建雨 通讯员 薄其利)

责任编辑:周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