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渤海之滨,晨光熹微,走进河口区新户镇,绵延的海岸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咸湿的海风裹挟着收获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素有“百鱼之乡”的美称。
近日,随着新户镇百万亩盐田虾开始张网采捕,一幅由“虾经纪”与“虾经济”共同绘就的乡村振兴、产业共富画卷,在碧海银滩间徐徐展开。
清晨盐田,虾跃人欢。新户镇广袤的盐田里一派繁忙,虾农们身着水裤,熟练地收拢着巨大的虾网。 “今年的虾个头足,活力旺,市场肯定俏!”对虾收购经纪人赵金旺向记者介绍说,他与水产品打交道已有20多年了,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当地水产品价格,“如果价格好的话,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钱赚。”每天,他走访水产企业、养殖工厂和交易市场,了解最新的水产价格,定期公布各类水产品工厂收购报价,让渔民在养殖过程中增强信心。如遇价格过低,他便仔细研究是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新户镇盐田虾味道鲜美,吃的是天然饵料,喝的是海水精华,那鲜甜味儿是骨子里的,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提起家乡的虾,赵金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在他眼中,这黄河入海口滋养出的盐田虾,体色清亮如水晶,肉质紧糯弹牙,入口鲜甜回甘,品质直逼野生海捕,早已成为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承载着新户人向海图强的梦想。
一方水土一方味。经过多年养殖,新户镇独特的海水资源,成就了盐田虾“体色清亮、肉质紧糯、味美鲜甜、品质野生”的特性。盐田虾一般养殖10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深受消费者青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户镇养殖之风兴盛,对虾产量逐年攀升。经过多年发展,汇聚了大大小小200多家对虾相关企业,形成了从种苗、饲料、养殖,到加工、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环环相扣,活力澎湃。截至目前,新户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已达35万亩,其中,盐田虾15万亩,年产量1.4万吨。全镇水产产业年产值近2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5000多人就业增收。昔日靠天吃饭的渔民,如今成了掌握技术的产业工人,腰包鼓了,笑容也更甜了。虾产业,更是成为驱动新户镇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核心引擎之一。
在发展对虾产业基础上,新户镇还积极利用海水提卤,打造形成了初卤养殖、中卤提溴、高卤晒盐、苦卤提取钾镁肥的海水相关产业链条,涵盖海水养殖、原盐生产等多个领域,日益成为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已开发盐田20万亩,盐田结晶面积9万亩,原盐产能突破100万吨。昔日的盐碱荒滩,如今正源源不断地“析”出财富,盐业已成为新户镇财政增收的“压舱石”和劳动力就业的“稳定器”。
(记者 李萍 通讯员 张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