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渔歌起疏勒 文脉浇开幸福花——写在全国“两大赛事”在疏勒县开赛之际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7-11 08:52

爱东营讯 这个七月,对于疏勒来说,必定写满了激昂与凯歌。

疆南渔村,碧波荡漾,一场“鱼我所欲”的全国钓赛,蓄势待“战”。

赴一场赛事,赏一场盛景,弧线四起的2025年疏勒县全国丝路飞盘大会即将鏖战疏勒。

“新”姿健影,以“匹克”之名的全民健身新风尚将首次走进新疆,落户疏勒。

微信图片_20250711100446

赛事如劲风,掀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浪潮;文化似甘泉,浸润旅游发展的沃土;旅游若桥梁,搭建起乡村振兴的通途。两大体育赛事在这个火热的7月,在疏勒轮番上演。这背后是东营援疆“以赛兴文、以文塑旅、以旅促农”的全新探索。这也正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路径,三者相互交织、彼此赋能,构建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赛事为笔,绘就文化新章

赛事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以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俯瞰疏勒县塔孜洪乡尤喀克其盖图克(20)村,7个高标准竞技垂钓池整齐排列,各色鱼儿时不时蹿出水面。7月12日,这里将迎来2025年“全能王”全国钓鱼锦标赛,全国钓鱼高手齐聚于此,展开激烈角逐,为广大钓鱼爱好者和游客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观赏性的垂钓盛会。

要知道,这里曾经是100亩废弃的坑塘。尤喀克其盖图克(20)村党支部书记阿尔孜古丽·阿卜都热伊木和东营援疆干部在坑塘前蹲了两天,发现这里水资源充足,在水产养殖方面优势得天独厚,具有承办高标准垂钓赛事、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的巨大潜质。不到一个月时间,7个钓池全部竣工。

微信图片_20250711100428

“渔”已建好,他们又打起了“赛”心思。东营援疆干部发现,喀什地区乃至南疆目前仍没有规模性的钓鱼赛事,若是未来能以赛为媒,做好“渔”文章必定大有可为。北京、乌鲁木齐、济南、东营,连续奔波终于“抢”回了赛事主办权。

2023年8月份成功举办2023年“全能王”全国钓鱼锦标赛(新疆喀什疏勒站),推动国家级品牌垂钓赛事阔别15年再次走进新疆,成为新疆有史以来举办的参赛人员最多、参加省市地区最广泛的国家级钓鱼比赛,迈出了东营援疆以赛事促产业提升、推动文化交流交融的第一步。2023年10月1日至4日,成功举行“大美喀什·游钓疏勒”2023年疏勒印象垂钓嘉年华,成为喀什地区中秋国庆“双节”假日文旅市场的新热点,深化“体育+文旅”,培育文化润疆特色路径,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文化为魂,雕琢旅游胜境

打造“疆南渔村”——

这是东营援疆在建设钓池时就开始规划的。 

两年的时间,“疆南渔村”项目以疏勒印象垂钓中心为突破口,提升改造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卫星工厂,新建文化广场、乡创市集、民宿样板、阳光沙滩、足球、篮球以及飞盘场,配套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和紧急医疗中心等,初步建成集竞技垂钓、餐饮住宿、休闲观光、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微信图片_20250711100420

硕大的渔船造型、精致干净的渔家民宿、极具特色的“叼羊比赛”、融合全国口味的美食,精心雕琢旅游的绝美胜境,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让旅游更具内涵与品质。

偏居疏勒县一隅,竟在这里打造旅游基地?面对质疑,阿尔孜古丽·阿卜都热伊木充满信心:这里是喀什前往和田地区的必经之路,更是南疆热门自驾旅行道路,地理位置极具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另外,“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口号深入人心,加之春晚分会场带来的知名度提升,喀什将迎来旅游爆发式增长。“疆南渔村”将借助喀什旅游东风,吸引来喀游客前往疏勒,丰富游客行程、提升旅游体验。“疆南渔村”毗邻疏勒县城,水、渔、绿等元素丰富,与城市风光形成互补,成了城市居民周末及节假日近郊休闲游的热门去处。

5月30日,“勒家少年·龙腾端午”2025年鲁喀文化交流活动在新疆疏勒印象垂钓中心启幕。无论是舞龙舞狮,还是龙舟竞渡,都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管窥一斑,可见全豹。近年来,千人麦西来甫篝火晚会、喀什首届电音节、三人制街头篮球争霸赛等活动的举办,吸引游客达5万人次,项目优势和潜力不断凸显。

旅游为径,铺就乡村富路

旅游的蓬勃发展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旅促农,如同以旅游为路径,精心铺就乡村的富裕之路。

盐碱地水稻、小龙虾养殖、黄河口大闸蟹“西进”……不少经济价值极高、带动力极强的东营元素在这个村不断涌现。东营援疆持续发力,在尤喀克其盖图克(20)村基础上,同步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将片区建设成为集田园休闲、康养度假、体育赛事、农旅体验、西域风情为一体的南疆“田园会客厅”,成为喀什地区乡村振兴样板工程。

乡村旅游的兴起,让农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和乡村文化,片区内发展起了农家乐、民宿、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产业。游客的到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例如,片区内的乡村民宿会为游客提供当地特色美食,使用的食材多为本地农户种植养殖的农产品,这直接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这里还开发了农产品采摘、加工体验等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尤喀克其盖图克(20)村党支部书记阿尔孜古丽·阿卜都热伊木激动地说:“村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全村100多人实现了就近就业,其中,52名妇女在村合作社办的共富工坊实现就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9800元,比上年增长了2000元,村集体收入由过去的3万多元增长到95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为援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疏勒县委副书记、东营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赵峰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赛兴文、以文塑旅、以旅促农”正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路径,三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近年来,东营援疆敢于“尝鲜”发展新赛道,通过赛事激活文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农业发展,不仅实现了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共赢,更为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方鱼池激起的涟漪,还在持续放大!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