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他山之石 琢己身之玉 以青岛港经验激活广利港区发展新动能

通讯员专栏·东营网·2025-06-18 14:48

  近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广利港区挂职干部刘彬圆满结束了在青岛港董矿公司流机队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在此期间,刘彬始终秉持“空杯”心态,与青岛港同事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不仅实现了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在创新思维、工作动能和执行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那么,这段挂职锻炼,给广利港区带来了什么?

  淬炼:扎根一线取真经

  “这不仅是一次工作上的学习观摩,更是突破自我的契机。”半年前,站在董矿公司流机队调度室前,刘彬望着繁忙的港口景象,在工作日志首页郑重写下这句话。带着“归零心态”和满腔热忱,他开启了这段满载期待的挂职征程。

  快速融入,躬身实践。刘彬坚持“真实干、真提升”的工作理念,主动沉到生产最前沿。他全程参与班组作业,在装卸作业现场学操作、在设备维保中学技术、在班前班后会学管理。半年的跟班实践,不仅让他深化了对港口生产运营的系统认知,更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了与兄弟港口同事的深厚感情,锤炼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解码:精细管理启新思

  挂职锻炼,就必须放大坐标找不足,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董矿公司流机队独具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三个一”文化理念和“振超效率”精神理念,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触动。在这里,他亲眼见证了青岛港职工自发参与技术创新的热情,这种全员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刘彬深受震撼。

  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刘彬总结出三大启示:一是精神文化的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凝聚团队合力,激发员工内生动力;二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军事化配工会使作业流程规范化,现场操作失误率显著降低;三是激励机制的关键作用——积分管理平台的应用使职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刘彬坚持“白天实践、晚上总结”,他系统梳理了青岛港先进经验,既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更坚定了他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的决心:“一定要让这些‘真经’在广利港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转化:因地制宜结新果

  挂职归来,实干为先。刘彬深知,挂职锻炼的终点是经验转化,更是发展突破。在思想引领方面,广利港区组织了12场专题学习会、支部研讨会等学习活动,刘彬将“马扎子精神”“振超精神”等详细讲解,让青岛港的先进理念在广利港区落地生根;在管理提升方面,他系统梳理出10余项青岛港先进做法,针对广利港区作业特点,量身定制了先进经验转化实施方案,重点突破流程优化、效能提升等关键环节,推动管理质效全面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广利港区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组织两港区技术骨干开展业务交流、技术研讨,共同推动业务能力水平提升。

  如今,融合青岛港经验的港区提升方案正在稳步推进实施。站在熟悉的码头上,刘彬充满信心:“挂职的经历让我成长很多,也让我有底气和团队一起,把广利港区建设得更好。”

责任编辑:马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