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谈治理丨“老油田”蜕变社区治理“银发先锋”——记辛店街道胜凯社区“80后”女书记孟静

东营新闻·东营网-黄河口晚刊·2025-05-16 08:13

孟静(左)在和居民聊天,了解生活情况。

爱东营讯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对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即日起,《黄河口晚刊》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特推出“社区书记谈治理”专栏,将镜头对准社区书记,搭建分享经验、共话治理平台,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胜利油田腹地的东营区辛店街道胜凯社区,总能看到一位留着利落短发、脚踩运动鞋的“80后”女书记穿梭在楼栋间,她就是被居民亲切称为“小孟书记”的社区党委书记孟静。面对60岁以上“老石油”占比超六成的老龄化社区,这位笑眼弯弯的年轻书记,创新“情感联结—价值重塑—深度参与”治理路径,让一群曾经面临“单位管不着、社区融不进”困境的退休“老油田”,蜕变为社区治理的“银发先锋”。

“将心比心”

用“石油记忆”唤醒归属感

“社区治理不能光讲大道理,得让老同志先找到‘家’的感觉。”孟静深知,要让“老石油”走出家门,先得解开他们的心结。她带着社工挨家敲门收集老物件,布满油渍的工服、锈迹斑斑的钻头、泛黄的会战奖状……在废弃车棚打造“石油记忆故事墙”。当62岁的李师傅摩挲着陪自己下过三次井的安全帽,向年轻人讲述“人拉肩扛建油田”的往事时,孟静感慨:“老石油在社区找到了归属感,也有了用武之地。”

为放大这份情感联结,她创新推出“青老互助队”,70岁的常大爷用油田练就的手艺带徒弟,那把用了三十年的管钳变成了解决200多户居民水电难题的“网红工具”。“以前觉得退休就是闲人,现在天天有的是劲。”常大爷粗糙的手掌紧握管钳,笑得合不拢嘴。

在“石油精神课堂”上,孟静邀请牛志民、马祥明等12名老石油榜样走进直播间,用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吸引青少年参与传承石油精神。尝到甜头的孟静趁热打铁,把“老石油议事会”搬进楼栋,由常大爷等5名老石油担任“楼栋管家”,搭建物居业三方议事平台,带着年轻人跑物业、连水电,把油田会战时的“攻坚啃硬”精神用在了社区治理上。如今,楼栋水管漏了,老石油带着维修队两小时就能解决,居民点赞道:“这帮老石油管家,比专业物业还利索!”

“敢破敢立”

让“闲散人”变身“治理达人”

“老同志不是社区的包袱,是行走的智库!”在孟静推动建立的“橙心值班室”里,她特意设置的“老石油技能登记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银发志愿者的新征程:电工老刘修好了136盏楼道灯,退休医生赵大夫开展了42场健康讲座,爱写诗的孙师傅用快板宣传垃圾分类……

她力推的“时间银行”机制让志愿服务可量化、可传承,“爱心积分”不仅能兑换理发、代买生活用品等服务,还能转赠给子女。“现在天天有人喊‘崔老师’!”崔阿姨展示存折时,眼角的皱纹里都是骄傲。去年冬天,社区举办“金秋暖阳”积分兑换市集,老石油们摆出油田特色的“服务摊位”:常大爷用积分换来的新管钳给20户修了暖气,孙师傅的快板演出吸引上百人学垃圾分类。这场带着“石油味”的市集,让12个前来取经的社区书记纷纷赞叹:“这帮老石油,把志愿服务干出了专业范儿!”

最让孟静自豪的是“畅聊吧”调解室,老石油们用“唠家常+讲理法”化解127起纠纷。一次装修噪音矛盾中,调解员老牛一句“当年住帐篷时呼噜声更响”,逗得双方笑着握手言和。社区还成立“银发监理队”,从比价采购到施工验收全程参与,去年健身器材维修省下的经费添置了象棋桌,居民王阿姨点赞:“在小孟书记带领下,不仅修好了社区设施,更修好了邻里间的‘心墙’!现在楼上楼下见面都热乎,有啥事大家抢着搭把手,这日子过得心里敞亮!”

“滴水穿石”

激活治理末梢的“笨功夫”

“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得把根扎进楼栋里。”孟静的帆布包里总装着三样“法宝”:微网格民情图、老石油服务档案、居民需求清单。民情图上,独居老人、待修设施标注得密密麻麻;老石油服务档案里,详细记录着332名银发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和技能特长;居民需求清单上,从“修楼道灯”到“调解邻里矛盾”,每项诉求后面都打着红勾标注处理进度。

作为“5微3X3”工作法的实践,胜凯社区以“微网格、微整合、微平台、微服务、微协商”为治理引擎,精准划分10个治理网格,每个网格再细分为3个微网格,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示范户”五级组织架构,配套“微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责任体系,每个网格配备3名经验丰富的老石油担任微网格长。依托物居业三方议事、网格议事厅等微平台,孟静团队累计解决36件基础设施维修、公共空间改造等治理难题,妥善处理30余起物业纠纷、产权维权事件,精准排除10余处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居民代表李大爷在业主恳谈会上感慨:“现在有问题往会上一摆,网格长带着老伙计们跟进解决,心里踏实!”

“社区治理像打油井,找准人心深处的‘富矿层’,才能喷涌温暖的力量。”孟静说。在她的带领下,胜凯社区将“银发力量”转化为治理动能,如今“金秋暖阳·时间银行”让互助养老形成闭环,“石油精神课堂”里青少年听得津津有味……这些由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实践,不仅让社区充满温情,更收获了山东省标杆型“智慧社区”“绿色社区”、东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多项荣誉,成为油地融合社区治理的典范。

 (记者 王雪 通讯员 李媛媛 赵佳晖)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