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表演的踏板操亮相东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
爱东营讯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主动参与跑步活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全员参与体育节和运动会……5月9日发布的《东营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年)》,牢牢树起“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划出了“硬杠杠”,我市将在三年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让学生不仅拥有“明眸亮眼”,还确保“身上有汗、眼中有光”。
当日,齐鲁名校长代表史本泉、曹同国、赵文刚共同发出了致全市中小学校长的倡议书,号召广大中小学校长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行动落实,实施评价牵引,坚持示范带动,让健康的体质助力少年追梦向未来。
我市启动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三年提升行动,旨在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体育活动、弱项补强计划、营造共育生态、强化师资建设、探索评价体系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Dong’力少年 ‘Ying’在体育”学校体育特色品牌,推进新时代全市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提升全市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大课间,校园里都会洋溢着运动的因子。广播体操、踏板操、跳绳等运动让“每天锻炼2小时”的理念得以实现,保证学生在足够的运动时间里充分运动起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除了常规的体育课程和大课间活动,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还定期组织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环校园马拉松比赛、班级篮球赛、足球赛、班级乒乓球对抗赛、队列队形比赛等,这些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舞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新学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同学们拥有了每天1个小时的“阳光大课间”,他们在60分钟的时间里进行眼保健操、跑圈、上下肢体能训练的专项练习;小学部同学们的“阳光大课间”延长至65分钟,做完眼保健操,一至五年级的小学生会带着跳绳“占领”校园,在各自的班级“领地”进行跳绳练习。“每天一小时的‘阳光大课间’优化了时间管理,提高了运动效率,学生们不仅有‘能出汗’的体育课,还有了‘能出汗’的大课间。”齐鲁名校长、东营市东凯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文刚表示。
实干之要,重在落实。5月12日,东营区中小学课间课程现场会在东营区瀚文小学举行,会议要求将课间活动全面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确保“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落地见效,并号召全体教育工作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让每一个课间都成为点燃学生活力的闪光时刻。
东营区瀚文小学紧扣“双减”政策要求和“健康第一”理念,创新实施“课间·一刻钟”扩容行动,创新“35+15+30”弹性时序:将课时压缩为35分钟,设置15分钟“精细化管理课间”与30分钟“长课间”,实现劳逸科学配比,同时推行“错峰分区”空间治理,通过单双数班级轮换、五大功能场馆联动,使人均活动面积提升,让有限空间释放无限可能。学校还研发了“瀚文特色课间微课程群”,创设文学蹲、成语十字跳等跨学科游戏,将“书香瀚文”校园建设与课间活动深度融合,形成休闲体育、探索发现、素养提升等5大类课程模块,实现“小课间大育人”。
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东营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还对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育健康提升做了项目细化:组织首届阳光体质健康测试班级联赛、体质健康测试单项挑战赛,持续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市级抽测;办好中小学生体育联赛、青少年锦标赛、校园足球系列活动,推广毽球、匹克球等特色运动项目;继续实施“明眸亮眼计划”,开展近视防控系列活动、学校卫生应急和急救能力提升行动、学校爱国卫生活动。
(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