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丨如果强降雨来袭,地质灾害如何预防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5-16 08:02

就各级政府和防灾责任单位来说,应做到“六到位”:

——隐患风险排查到位。每一轮强降雨或持续降雨过后,地质灾害隐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已有隐患或会出现新变化。只有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并结合新技术手段,尽早掌握这些变化,才能精准评估其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防灾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发现新隐患,要抓紧落实责任,确定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预警责任人。

——监测预报预警到位。入汛后,要及时组织群测群防员上岗;配备专业技术队伍的地区,专业人员要就地驻守、巡查指导;在具备条件的重要隐患点布设专业监测预警设备,采取“人防 技防”方式,提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预案演练和临灾避险撤离到位。针对每一处隐患点和危险区制订人员转移避险预案,明确组织者、转移路线和安全场所,组织开展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

——危机综合管控到位。一旦发现险情或发生灾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危机综合管控。对危险区内的交通、水、电、气等设施,该封的要封,该断的要断,防止出现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损失。

——部门协同联动到位。各级自然资源、应急、水利、交通、住建、公安等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地灾预防、治理和应急抢险等各项工作。

作为基层社区和社会公众来说,对于防范地质灾害又该做些什么呢?要做到“四主动”:

——主动树立灾害防范意识。我国是包括地质灾害在内的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的国家之一。因此,基层社区和社会民众普遍树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对降低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学习掌握必备的防灾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工作、生活在山地丘陵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应主动参加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掌握必备的防灾避灾技能。

——主动关注汛期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要密切关注汛期降雨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出行路线等,避免在汛期盲目前往一些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

——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防灾减灾避灾行动。在灾害来临前,一定要主动配合避险撤离行动,守纪律、听指挥,切实保护自己和家人免遭地质灾害的危害。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