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一线行丨二十年磨一药——凤凰制药的坚守与突破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5-13 08:00

爱东营讯 近日,在位于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面而来,一盒盒芪蛭益肾胶囊正以最快的速度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的医院和药房。这小小的胶囊背后,是凤凰制药二十年的坚守与突破,是国内首个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1类中药创新药,更是一群科研工作者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中国式创新”故事。

从空白到突破:二十年只为一剂良药

“国际上常说‘10年10亿美金’才能研发一款新药,而我们用了两倍时间。”凤凰制药副总经理商桂春的声音有些哽咽,“这20年,我们走得太难,但也走得很值。”

2001年,当凤凰制药决定研发糖尿病肾病特效药时,摆在面前的是一片空白:没有成熟的动物模型,审评规则模糊不清,甚至连临床标准都尚未统一。但团队没有退缩,他们从国医验方中寻找灵感,用现代科技重新诠释传统智慧。7年时间,他们构建疾病模型、优化工艺,终于在2008年拿到临床批件。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2015年,国家全面启动临床试验核查。凤凰制药没有侥幸,而是严格复核20多家参研单位、500余例患者数据,历时两年完成合规审查。2021年,芪蛭益肾胶囊终于获批上市,填补了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空白。

良心定价:让创新药真正惠及百姓

一款新药的诞生,不仅是科研的胜利,更是对患者的承诺。2023年,芪蛭益肾胶囊以97.56元的亲民价格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全国2000余家医院。

“我们研发新药,不是为了追求暴利,而是为了让患者用得起、用得好。”商桂春说。这份坚守,让凤凰制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也实现了企业、医保、患者的三方共赢。

创新永不止步:从“跟跑”到“领跑”

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凤凰制药的研发脚步从未停歇。公司构建了覆盖“研发——转化——生产”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拥有30项专利、24个新药证书及80余个药品批号。总投资5.33亿元的凤凰制药生物医药基地,采用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自动化控制等先进工艺,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突破中药片剂24亿片、胶囊剂10亿粒、颗粒剂3亿袋。

如今,凤凰制药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蜕变。天丹通络片的二次开发成效显著,已扩展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及卒中后认知障碍预防。商桂春信心满满:“下一个二十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坚持以创新药为主、特色鲜明的道路,加大对现有拳头产品二次开发力度,加快挖掘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临床方和院内制剂转化为新药的潜力,让中药创新药走向全球。”

短评

二十年磨一药,凤凰制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式坚守”。从填补空白到惠及民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97.56元的医保定价,不仅是一份良心,更是一份责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让科技红利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福祉。从国医大师的验方到惠及千万患者的良药,这条路上,凤凰制药给出了答案:唯有坚守生命至上的初心,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才能在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中,让古老中医药焕发时代生机。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李娜)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