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全市教育大会,对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作出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决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期盼的重要途径,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信任和期待,也是奋进的动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教育为基础的人才、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从高质量发展需求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迫切要求提升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从人口发展趋势特征看,当前人口流动加速、城镇化水平提升,应对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教育,推动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形成人才红利。从人民群众期盼看,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广大群众对教育的品质、特色、多样化有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夯实教育根基,以深化改革的魄力完善体制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今,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创新突破,教育惠民工程让群众获得感持续攀升,书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全市上下要继续锚定全省第一方阵,加快打造教育发展新高地,以人民满意的教育激活创新创造之源、夯实城市发展之基、厚植市民幸福之本。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育人育才新格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扩展育人空间和阵地,持之以恒强化“五育”并举,尤其把创新教育贯穿学校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推动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教育规律,持续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朝着更加公平普惠、优质均衡的方向迈进,促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开放创新中实现协同发展,拓展终身教育的覆盖面与可及性。通过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提升,让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地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教育期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教育家精神作为价值航标,加快彰显教师队伍建设新气象。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崇高事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如同春风化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轨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市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发展全过程,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寄托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而“人民满意”的初心与使命,指引着我们向着更加优质、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持续迈进。
(东营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