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春光明媚。走进刚刚开诊不久的东营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就诊大厅,干净整洁、亲切温馨的环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这里,有针对不同诊区患者的个性需求精心规划定制的自助服务设备,患者可轻松通过直观的操作界面,完成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报告打印等操作;有综合服务中心,可以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预约挂号、门诊相关证明盖章、便民用品等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有导诊医护人员,大厅里和电梯旁张贴着楼层索引、墙壁上贴着醒目的指示标识,可以引导患者快速就医……
“现在咱农高区有了自己的医院,医务人员全部来自市人民医院,真的是很方便。特别是对于我们当地的老年人来说,过去看专家要跑市区。现在三甲医院的医生来到了家门口,别提有多方便、多开心了。”来就诊的市民刘砚东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为更好满足黄三角农高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该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并于今年3月7日正式开诊。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采取“交钥匙”工程,由黄三角农高区建成并达到使用条件后,资产整体划转市人民医院,由市人民医院进行一体同质化管理,医务人员全部由院本部择优统筹调配,开设普通内科、普通外科、急诊科、儿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16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设置床位60张,并配备有64层螺旋CT、动态DR、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种先进的大型设备。
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建成开诊,结束了黄三角农高区无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历史。如今,黄三角农高区的群众及科研团队、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一级医院的优惠政策和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这是群众的期待,也是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重要成果。
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梁建晓介绍,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能够辐射周边10万人口,重点打造了中医康复中心,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两名省级重点专科带头人带头入驻,省中医张彤教授团队定期坐诊,着力打造区域行业新标杆。运营一个多月来,医院已接待门急诊患者2800余人,绿色通道转诊疑难重症患者40例。依托“互联网+”,可以实现诊疗数据与总院平台的实时互通,提供“互联网+护理”居家医疗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护理。
谈及未来发展,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院长孙胜表示,将依托总院的技术优势和人才储备,全面推动农高区医院学科建设、管理同质化和服务标准化,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同时,将重点发展基层急需的慢病管理、急诊急救、康复医学、中医保健、口腔治疗、健康体检等专科,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就医流程,落实惠民政策,定期开展健康义诊、科普宣教活动,努力打造群众信赖的“健康港湾”。
短评
从无到有,东营市人民医院农高区医院填补了区域医疗的空白,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就近就医带来的便利和成果。特色医疗加精准服务的全新模式,更加便民、惠民、利民,这是值得点赞的民生工程。随着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看病越来越方便成为基层群众的迫切需求,满足群众诉求,推动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发展是情系民生的硬举措,希望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沉”到基层,“沉”在群众心坎上,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大大减轻就医负担与奔波之苦。
(记者 张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