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施工正酣。记者 周广学 报道
爱东营讯 春光正好,万物竞发。在东营区油地融合产业园内,大型器械轰鸣运转,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近百名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充满干劲的画面,一座占地296亩的城市物流新中枢——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目前,一期(冷链)物流中心一号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商贸物流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的主体建设,2026年5月可以全面投入运营。”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金钟指着施工现场,信心满满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总投资12亿元的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一期冷链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二期项目占地186亩,主要建设加工仓配区、特色体验区、产业服务区等,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项目以物流园区为载体,建设B2B交易平台、统仓共配平台、网络货运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融合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如此宏大的规划,彰显着东营区在产业布局上的雄心壮志。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采用EPC+O(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运营)模式,由京东物流负责运营。这种创新的模式,为项目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专业的力量。建成后,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将作为东营市整体农产品流通体系“一星多卫”的中央枢纽,未来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超级心脏”,发挥中央集散的关键功能,
辐射河口区、利津县、广饶县、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重塑区域农产品流通格局,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农产品交易效率和冷链物流能力,打造东营市大数据智慧物流集散枢纽,为东营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作为2025年省级战略级项目,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它由东营区财金集团携手中铁十一局、京东物流共建“京东物流(东营)智能物流港”产业标杆,采取东营区财金公司+京东物流技术赋能+双方联合运营的合作模式。园区依托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能力,提供统仓共配服务,整合本地快递公司,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京东集团积极招引上下游优势企业落户园区,与财金集团共同搭建供应链金融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金融服务,让产业发展的资金活水充分涌动。
项目核心是打造辐射鲁北、链接全国的电商冷链双核枢纽,深度融入京东全球智能仓网布局。通过“物流+商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升级城乡统仓共配体系。依托京东4亿用户流量入口及供应链解决方案,构建“黄三角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
“对于周边农户来讲,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他们的农产品没有办法远销,只能是在周围片区内进行销售,等到园区建成以后,我们通过招商商户的集中采购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周边农户的收入。”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数字农批项目管理部副部长曾璇表示。
不仅如此,园区建成后将全面纳入京东的全球仓网管理体系,成为鲁北地区的节点枢纽和物流总部。园区最南侧的1、2号冷库采用多温区可变温设计,能满足多种工况需求,助力当地农产品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远销,推动乡村振兴。而且,园区引入数智物联科技,建立快递分拣仓和自动化立体库,实现从传统人找货到高效货到人,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入住的企业其物流成本将至少降低10%以上,建成后日均处理快递将达10万件,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带动新增当地就业近千人。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正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它是东营区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大胆探索与坚定实践,是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产业园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鲁北大地上熠熠生辉,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书写辉煌篇章。
短评
走进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建设现场,扑面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干劲和蓬勃的发展气息,与建设者、管理者交流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这个项目的期待与信心。
从项目宏大的规划到创新的运营模式,从建设者们挥洒的汗水到对未来清晰的展望,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东营区在产业升级道路上的决心,这个项目不仅是冰冷的建筑工程,更是关乎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工程。在采访中,不仅能看到新产业模式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变革曙光,也看到了多方联动、众志成城所汇聚的强大力量,期待这座城市物流新中枢早日建成,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