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书吗?不,这不只是书

通讯员专栏·东营网·2025-04-24 15:38

  爱东营讯 当油墨香浸润的纸页,邂逅钢铁碰撞的铿锵;当文字中沉淀的智慧,激荡起实践创新的火花,在渤海湾港广利港区,“书”的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在世界读书日的余韵中,一场关于知识载体的全新诠释,正悄然上演。

  这是书吗?这是照亮心海的灯塔

  指尖划过《曾国藩传》泛黄的纸页,职工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长河里的人物生平,更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图腾;当《望道》的故事在耳畔流转,大家感受到的不仅是宏大叙事,更是对专业精神的深刻礼赞。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渤海湾港广利港区以书为媒,开启了一场温暖的阅读之旅。“云端荐书”打破时空界限,“线下共读”营造沉浸式氛围,每一本书都化作一座灯塔,照亮职工们的精神航道。

  这是书吗?不,这不只是书。这是智慧转化的熔炉这是自身修炼的道场读完《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我更加明确了坚守岗位的意义——我们听的不仅是机器的轰鸣,更是港口发展的强劲脉搏。职工袁桂菲在分享会上说。

  这是书吗?这是师傅传承的密码

  在广利港区,有一类特殊的“无字之书”。它们不在书架上,而在师父们的言传身教中。这些“书”没有华丽的装帧,却满载实用真知;没有雕琢的辞藻,却蕴藏深刻智慧。操作门机时,不要只盯着仪表盘,要感受设备的呼吸这是一位老师父传授给徒弟的金句。在师带徒活动中,这样的金句比比皆是。师父们将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化作一个个鲜活案例、一次次精准示范,编织成最接地气的“实践宝典”。

  这是书吗?不,这不只是书。这是安全操作的保障,是效率提升的秘诀,是技艺传承的纽带。正如青年职工刘家鑫所说:师父教给我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职业态度。这本’,值得我用整个职业生涯去品读。”

  这是书吗?这是职工成长蜕变的史诗

  在广利港区,职工们自身同样书写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成长之书”。每一页都镌刻着知识与经验转化的轨迹:为实现降本增效,他们反复试验,成功完成抓斗精准化计量改造;班组将读书会中学到的团队协作理念,创新应用于生产排班;参赛职工把技能大赛的备战历程,打磨成生动的“操作指南”。

  这是书吗?不,这不只是书。这是知识烙印在钢铁上的勋章,是理论转化为效益的有力见证,更是港口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

  在渤海湾港广利港区,“书”的概念早已突破纸张的边界。这里的每一位职工,既是孜孜不倦的读者,也是笔耕不辍的作者。他们阅读着多元的“书籍”,用智慧与汗水,共同书写着属于自己与港口的辉煌篇章。

  这不是简单的书,而是让港口迈向卓越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