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2月11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度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新一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新发展阶段,更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在正确认清发展形势、应对问题挑战中保持战略定力,全力以赴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优势、调优新结构、实现新突破,坚持“四个高”“两个高于”,持续深入实施“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和“民生福祉提升”两大行动,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一、聚力用力稳定经济增长,更实举措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发挥经济运行指挥部作用,瞄准全年目标任务,逐月分解,逐项落实,全力稳基础、稳预期、稳增长。筑牢工业基本盘,突出“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扩大有效益投资,工业投资要提速扩量,基础设施投资要稳定增长,房地产投资要止跌回稳;激发有潜能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加力突破数字消费;提质外贸外资,提升外贸发展质效,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让企业和企业家满意”、“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
二、聚力用力推进招商引资,更大力度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创新招商引资模式,聚焦本地产业延链补链,聚焦本地企业扩产增量,聚焦本地应用场景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坚持项目“招引、建设、投产、运营”一体推进,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压实招商引资责任,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性“生命线工程”,在重大产业项目、外资项目招引上挑大梁、作表率,树牢“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理念,对重大项目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形成合力。
三、聚力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开辟新产业新赛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坚持生产生活双向发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补短提升行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迈进;持续深化数字经济赋能,突出抓好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数实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高能级平台引育,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
四、聚力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深层次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动力
深化实施重点改革突破提升行动,持续推出一批年度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着力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改革转型;着力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服务中心主体作用,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打造全省企业集成服务模式“新样板”;着力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认真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要求,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年内高质量完成各项国家级试点任务,围绕多领域积极稳妥谋划实施更多“小切口”改革。
五、聚力用力推动城乡区域融合,更高标准擦亮生态宜居城市名片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好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舒朗大气、生态宜居的魅力主城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城市风貌塑造,持续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公共空间。深化城市精管善治,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开展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提升、城乡垃圾治理等专项行动,做优城市管理的细节和质感。加快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完成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任务,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全市共富乡村建设样板区。
六、聚力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富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加力提效民生保障水平。稳步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2025年41件民生实事;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扩岗政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平稳有序推进教育资源优化和布局调整,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争创省级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强化医疗资源供给,实施医疗卫生强基行动,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关注“一老一幼”需求,加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托育服务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提档升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办好欢乐黄河口、进千村乐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七、聚力用力兜牢安全发展底线,更严要求建设平安开发区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融合并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压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守稳守牢各领域安全生产底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建设平安幸福开发区。
(文/记者 闫雯雯 图/通讯员 耿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