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日前,记者走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幸福社区,宽敞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的环境,粉刷一新的楼房映入眼帘,往日“衰老”痕迹已被靓丽“新颜”取代。
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去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始终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工作着力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让幸福感更可持续。
焕然一新的不仅是幸福社区,穿城而过的同济河两岸新建景观也初步成型。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7500万元对同济河进行改造,在提升其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围绕生境花园等六个特色河段,打造了兼具亲水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的开放式共享空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原来同济河经常断流,两岸也是杂草丛生。现在经过改造,水系通了,水质清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我们看着也舒心,又可以来这里散步遛弯了。”居民陈美玲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利益。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设了十二年制的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当年实现全学段开学,目前在校师生1800余人,学校校长由北师大选派的教学、管理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全国名优校长担任,可以实时共享来自北师大及其46所附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师培训课程。“学校管理和师资团队专业而且负责,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家长们都很放心。”初一七班学生张笑楚的家长满意地说。
民生幸福的底色,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居民健康更有“医”靠。为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条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实施了东营港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深化东营港中心医院与市人民医院、油田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出台东营港医疗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近三年累计引进成熟医务人员及优秀医学毕业生51人,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水平医院、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医康养运营单位积极对接,让更多优质的医疗、养老资源惠及民生。
城市更新工作,是一项利长远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建设国际化一流活力小镇的目标定位,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城市更新,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交出更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记者 杨建雨 通讯员 陈仕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