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满怀开新局 笃行实干谱新章——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1-22 08:50

爱东营讯 近日,市两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对提振发展信心、凝聚智慧力量、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两会的召开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锚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奋勇争先,开创东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年,全市水务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完成水务投资25.8亿元;新增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7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稳居全省前列。民生水务建设富有成效。5个县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部通过水利部审核,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县域标准化;12项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部完工,受益人口36.5万人。合同节水、河湖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重点突出,为奋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更为我市深入推进‘综合管水、系统治水、全面兴水’指明了方向。”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盖举波表示,市水务部门将深入学习、全面落实,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美好蓝图”变成水务工作的“施工图”,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水支撑保障。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持续增强全市供水保障能力、防洪排水能力、水生态保护修复能力,提升现代水网融合功能和综合效益。高标准抓好防汛抗旱,抓牢农村水利支撑,织密城乡供水安全优质保障网,提高民生“温度”,让群众可感可及。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动深度节水控水,强化高质量发展用水保障。持续提升河湖管理水平,擦亮河湖生态治理“东营品牌”。

2024年,我市粮食生产连续实现“三增长”,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种业创新取得新突破,黄河口滩羊、大米、大豆等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迅猛,“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扩面成势。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提出聚力建设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提速提质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全力打造具有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明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牢记国之大者,扎实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382万亩以上。高标准建设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改造提升盐碱耕地5万亩以上,新培育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30个以上,努力创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模式”。深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壮大一批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不断叫响“黄河口农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建5个市级重点片区,争创4个省级样板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打造新型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市科协党组书记刘斌表示,2025年,市科协将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聚焦聚力,创新突破,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打造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新修订《科普法》,服务黄河口科普研学基地建设,提升科技馆,打造社区科普馆,办好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发挥科协组织、人才、平台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实施“两大战略”、打造“三个升级版”重大任务,紧扣企业需求,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学会高端智力资源开展科技合作、技术服务活动,增强科技创新动能。

2024年,东营区文汇街道全年度税收突破5亿元,经济发展稳中趋强。招商引资在建项目6个,引进10余家优质首店,特色打造运营华为(东营)好生活体验中心、京东家电家居旗舰店等精优消费新据点。成功引进抖音集团中国内容质量与用户体验中心(东营)等项目,盘活楼宇面积3万余平方米。街道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2.30亿元,同比增长5.2%。成功筹办第二届东营文汇河海音乐节,拉动城市交通、餐饮、住宿、商超等行业实现间接消费6700余万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目标任务定位高远,催人奋进。”文汇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刘欣欣表示,文汇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不断挖掘街道经济发展潜力。做强楼宇经济,加大闲置低效楼宇盘活力度,实现重点商务楼宇平均入驻率达到90%以上。做优街区经济,将吾悦广场、银座茂、乐活城、嗨购城等商圈资源串点成线,推动传统商业模式提档升级。擦亮文旅品牌,办好第三届文汇河海音乐节、草坪生活节等活动,打造黄河印巷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力推进城市健康医养中心、揽翠湖温泉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布局中医药、保健、养老康养旅游文化带。加快片区发展,持续擦亮“城中田野 乐在文汇”跨村联建项目品牌,延展“赤云粮仓”农产品种植品类和规模,实现城乡品质、发展、治理一体推进、一体成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力数实融合赋能,加快利津数字产业园建设;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做强高能级平台。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利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牟心田表示,2024年利津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先行、项目驱动为主抓手,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6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营业收入973.7亿元,利润总额23.87亿元。签约落地泛海海工智能船舶项目、6000吨∕年高端油品添加剂MMT项目等总投资35亿元、14个项目。下一步,利津经济开发区将聚焦主责主业,做强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双招双引”、做大数字经济产业三篇文章。全力推动总投资93.8亿元的13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紧紧围绕利华益集团开展上下游及周边配套项目招引,全力打造“利华益+”产业生态。充分发挥电商贸易平台带动作用,努力为更多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周明明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