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东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和友所作的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报告指出,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忠实履行法定职权,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为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发挥了人大作用。
——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牢记人大机关的政治属性,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研讨交流,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谋划推进工作,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充分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坚持宪法实施、宣传、教育一体推进。积极推动人大制度深入人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庆祝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大会,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形成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保证各项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坚持科学立法,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依法立法,加大法规制度供给。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努力提高立法的针对性、精准度、实效性。坚持民主立法,着力筑牢民意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加大监督力度,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人大监督的职责定位,自觉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创新监督工作方式,切实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围绕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强化监督。聚焦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听取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报告。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监督。助推经济运行,听取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对全市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全市交通运输、外经外贸工作情况报告。助推科技人才工作,听取审议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报告,加快促进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创新发展。围绕加强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强化监督。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对政府预算决算开展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依法做好审查批准预算决算、预算调整和监督预算执行等工作。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监督。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支持保障代表履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东营实践。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水平。持续深化“两个联系”工作。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代表工作机制,落实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与代表固定联系制度,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持续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的指导,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人大重点任务、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推动代表小组活动走深走实。持续提升建议办理质效。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目标导向,定期研究建议办理工作。持续强化履职服务保障。加强代表培训工作,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精准对接履职需求,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努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原原本本学、警示教育学、培训解读学、联系实际学一体推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人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着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修订常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组成人员守则,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提升议题审议质效。注重运用专门委员会联系广泛、专业突出的优势,发挥常委会工作机构综合协调、服务保障作用,凝聚整体合力。积极争取上级人大指导,配合全国、省人大来我市开展履职活动;密切与县乡人大联系,完善联动机制,提升工作水平。高度重视机关建设,开展“两提高一规范”行动,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质量,提升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025
报告指出,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践行法治作为第一责任,把为民履职作为第一追求,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干、事争一流,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切实把握好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统筹谋划好常委会工作要点,扎实落实好人大各项工作安排,切实做到党的工作中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按照“紧扣大局、围绕实际、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出台《东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东营市全民健身条例》,修改完善《东营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做好《东营市养老服务条例》《东营市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条例》等立法调研工作,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高水平治理。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作用,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
——依法行使好监督职权。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监督法,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加强工作统筹,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常委会听取审议的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等向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制度。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方式,督促推进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驱动“两大战略”,提速提质打造产业转型、特色生态城市、乡村振兴“三个升级版”,聚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样板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四区”建设。
——扎实有效做好代表工作。根据修订后的代表法,及时修改完善我市的相关法规制度。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工作,完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工作机制,扩大代表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参与。加大代表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代表培训提供“菜单式”服务。
——持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深化与上级人大沟通联系,主动争取工作指导支持;密切与县乡人大工作协同,凝聚合力、同向发力,推动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营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