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1月14日,三九寒天,记者来到黄三角农高区。室外温度在3摄氏度左右,冷风吹来,寒意逼人。
记者走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与冬季大田里寂静与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处处是忙碌的火热场景。
早上9:00,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工程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黄三角农田站)副站长张海波像往常一样,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出发,记者跟随他驱车约3公里,一同来到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示范基地大田里的水肥盐运移模拟平台实验小区。
据张海波介绍,在这片实验小区的土地测坑内,每隔30cm会埋设一层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势和水温盐变化,在相应土层埋设土壤溶液提取器,可定期抽取土壤溶液,测定各种化学物质。每个测坑底部均与马氏瓶连接,可以定量计算出作物需水量、肥料淋失量、作物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等重要基础数据。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我们的数据观测从未停止。”张海波说。跟随张海波的脚步,记者一同到了实验小区地下的水肥盐数据中控室,只见张海波从电脑上熟练地打开观测平台软件,仔细认真地观测各项数据,并将前日数据进行拷贝存档。
完成数据采集,记者跟随张海波驱车返回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我们这个观测站,主要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碱地特点,以长期定位观测与监测、科学研究与示范为目标,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研究。”张海波介绍说,“目前,黄三角农田站已建成长期定位监测体系,配备了大型称重式土壤蒸渗仪、标准梯度气象站、涡度相关系统等15台套仪器设备,可从‘水、土、气、生’4个层次,监测包括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土壤水分、温度、盐分,作物长势及病虫害情况等20余项指标数据,为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提供有力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提高盐碱地治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掌握盐碱地土壤的各项理化指标是开展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的基础。在实验室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桌上摆放着的是一筐筐、一瓶瓶从田间获取的土壤样品,这些取自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样品通过瓶口的唯一标识码加以区分,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在常规分析实验室的实验桌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振恺正利用天平精确称取药品,用于配置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试剂。在隔壁的元素分析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张丁文将土壤浸提液放入自动进样器,样品随着进样管线的蠕动泵入分析模块,氮磷数据清晰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据李振恺介绍,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可以反映盐碱地土壤的肥沃程度,同时也可以对后期盐碱试验区施肥、改良等提供依据。
“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为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张海波说,未来,他们将继续扎根省黄三角农高区,围绕盐碱地“水、土、气、生”等方面,持续开展相关指标监测,不断为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记者 张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