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追踪丨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环境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1-09 08:32

爱东营讯 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未来的征程中,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与生态智慧的重要标尺。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胡婧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建议》。市住建局积极响应,结合代表建议多方面推进办理落实,营造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使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建议背景

当前,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宣传发动方面实效性偏弱,未有效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带来诸多挑战。

代表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强化过程监管,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引入高新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覆盖。建立全链条分类系统,促进城市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双提升。

督办情况

为督办落实好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吉能带领市人大城环委,围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审议报告供常委会审议,推动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动《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工作高效开展,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与有力推动。

办理情况

在收到《关于进一步推进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建议》后,市住建局高度重视,从全域统筹、全链提升、全员参与等方面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全“面”覆盖,奠定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基础。在全域统筹层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工作进展并部署推进措施。市、县区分别组建专业工作小组,确保工作高效推进。目前,全市城市居民小区、村庄、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同时,依据《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为基石,搭建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赋能作用。

全“链”提升,打造垃圾分类工作闭环。市住建局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的“两网融合”,构建起从源头投放点到末端处置中心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在投放点改造上持续发力,新建改造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6630个,并设立绿色小屋、环保驿站等收集点(站)636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分类投放。全市13处分拣中心已覆盖各县区,可对可回收物进行精细分选、拆解、打包与储存,实现园林垃圾粉碎及资源化利用,以及大件垃圾拆解和有害垃圾暂存。此外,全市3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6处有害垃圾暂存场所均稳定运行,各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得到有效保障。

全员参与,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市住建局创新推动垃圾分类与物业服务有机结合,将物业保洁人员纳入垃圾分类工作一线,让垃圾分类在社区基层落地生根。以“红色物业”为依托,凝聚社区党委(居委会)、小区(网格)党支部、物业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共建单位五方合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开展“物业来敲门”等特色微活动、设立垃圾分类党员示范岗、组建志愿服务队与宣讲团以及打造“金水大妈”“黄河口小蜜蜂”等志愿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度与环保意识。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垃圾分类齐点亮”活动中,东营市30.6万人踊跃参与,参与率位居全国第二,荣获全国城市一等奖。  

未来规划

垃圾分类工作与民生福祉和城市文明紧密相连。下一步,市住建局将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立法保障等举措,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宣传教育再强化。在宣传教育方面,精心策划并全力落实国家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各类宣教场所,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以及研学、参观活动,持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与分类知识知晓率。 

开展调研科学立法。集中精力起草《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从东营市实际出发,针对调研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完善奖惩制度,力争年内审议出台,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规范推进。 

打造全链条管理体系。秉持“因地制宜、以量定桶”原则,合理布局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规范分类运输流程,确保四类垃圾清运车辆与垃圾桶“颜色一致、标识一致、车桶一致”,杜绝混收混运现象。同时,推动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的规范处置,提升处理质量。充分发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平台的数据调度与工作评估功能,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参与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区、示范街道(乡镇)、示范社区(村庄)以及省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记者 周菲菲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

责任编辑:李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