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
2024年,东营交通再绘新“盛景”——
一路通南北,东营至青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东营段交工通车;
一桥跨越东西,东津黄河大桥主体完工;
一港通世界,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码头63公里长的海底管道敷设完成。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这一年,东营交通全力打通交通“大通道”,做强物流“大产业”,筑牢发展“大底盘”,交出亮眼成绩单,“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实现提速突破,为扎实推进国家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条条通衢向未来
田雨 摄
通车!
从2021年12月,控制性工程先期开工建设,到2024年12月20日,东青高速东营段全线通车。这条贯穿东营市南北并与青州市北部连接的交通动脉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双向八车道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奏响了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欢歌。
为何这条路的建设总是牵动着每一个东营人的心?建市初期,我市除了油田出资兴建的648公里简易生产路外,三四级干线公路只有辛垦、潍博、垦禹、张义4条。2000年9月16日,东营至青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全市第一条对外高速公路,也是建市以来投资最大、路线最长的高速公路。
东青高速公路是长深高速公路中的一部分,北起胜利黄河大桥南接线,中经东营东西城之间、广饶县大王镇,南至青州市城北于家庄互通枢纽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主线全长88.05公里,东营境内长72.7公里,按平原微丘双向四车道设计,全封闭、全立交。东青高速公路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东营、青州的交通状况,大大缩短了两市与省内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区域路网的不断完善,车流量逐年上涨,这条贯穿我市南北,连接胶东半岛,山东东南部及以南地区通往京津地区的大通道,开始逐步进入超负荷运行状态,交通拥堵现象严重,高峰时段道路服务水平明显下降。更宽更快的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经过两年的强化指挥调度,科学优化施工方案,项目建设提前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
一路通,则万事通。东青高速改扩建对东营市改善区域内对外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开发和建设黄河三角洲、对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改扩建项目是全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第三条纵向通道的重要部分,路线与全省多条高速公路相连接。其中,北与东营黄河公路大桥、东吕高速、荣乌高速、东营港疏港高速公路相连,南与青银高速、长深高速沾临段、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荣乌高速广饶至威海段相连。
作为北连京津冀、东接山东半岛地区、南通江浙地区的大动脉,东青高速改扩建后进一步打通了我市南北向交通,对于全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蹄疾大步稳
资料图
没有一种梦想,比一个城市融入高铁时代更让人心潮澎湃。
这是一条意义非凡之路!踩着发展的鼓点,津潍高铁东营段一路领先。
——2024年1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泵入569号主墩承台模板,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为塔柱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4月19日,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副桥第一跨10个节间钢梁顺利架设完成,为副桥钢梁散拼架讫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大桥副桥建设进入架梁冲刺阶段。
——2024年7月17日,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副桥钢梁架设完成。
——2024年12月2日,(天)津至潍(坊)高铁站前七标滨东黄河特大桥跨东营疏港铁路连续梁合龙,为全线首联合龙的上跨既有铁路连续梁,为全线架梁通道贯通及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津潍高铁是一条承载国家战略的使命之路,作为国家干线高铁网“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战略意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优化升级北京市、天津市与山东半岛、长三角区域交通联系,进一步支撑和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推进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当然,东营通高铁更是每一个东营人的梦想!项目计划2025年完成墩身和连续梁施工,2026年一季度完成正线主体施工,2026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深水大港通天下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面朝大海,向东一望无际。
东营港港池微澜荡起,巨型油轮往来穿梭,划出道道紧凑的线条……
2024年12月20日上午10时,随着第5262根钢管缓缓沉入海底,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码头控制性工程——63公里长的海底管道全部敷设完毕,这标志着整个工程进入最后组装阶段。
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是全国第二个、北方第一个采用单点系泊方式建设的超大型原油码头,填补了我市无超大型码头的空白,可实现远洋超级油轮直航东营港,显著增强进口原油接卸能力,有效降低周边石化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对推动鲁北高端石化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港口建设,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东营港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散货小港,逐渐成为联通世界的深水大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从一块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变成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东营港以打造“国家级能源保障港”高位开局,港口综合服务能级实现新跃升,已建成泊位59个,其中对外开放泊位31个,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特色港口。“十四五”末,东营港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目前,港口累计投资超过240亿元,共建成码头泊位59个,其中对外开放31个,总投资50亿元的4个10万吨级液化泊位及东营港内外航道工程建成投用;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工程计划2025年建成,港口能级将实现由10万吨到25万吨的历史跨越,亿吨深水大港建设加速迈入“深海”。
雄途致远通千里,砥砺大道万事兴。东营将朝着打造“海、陆、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持续奋进,用心描绘城市动脉流通无阻、纵横通衢畅达八方的美好图景,不断提高东营人链接世界的便捷度和幸福感!
(记者 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