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更蕴含着市民的智慧与温情。我市始终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文明实践在身边”主题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多种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点子”,聆听居民的所需所盼
文明实践是源自内心的自觉行动,人人都是文明的因子,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行动者。
如何让开展的活动更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此,东营区黄河路街道辛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走进居民身边,用耳听,用笔记,汇聚涓涓民意,同时考虑到社区现有资源,最终决定实施“点亮夜生活,乐享夜精彩”文明实践项目,力争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该项目通过组织夜间文化活动、健康讲座、便民服务等多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夜间生活,还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自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社区热线的工单总量下降了40%左右。此外,项目还持续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参与,促进了社区间的积极友好互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居民的小事,关系的是居民们的幸福感。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的锦苑社区,始终秉承“做实服务即最佳治理”的核心理念,依据居民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致力于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推行健康帮体弱、低龄帮高龄,邻里有事邻里帮。像磨刀、维修这些小事,通过小区能人的志愿服务就可解决。辖区内36户困难家庭、45位高龄老人都有人结对帮扶。社区有“爱洒桑榆”“星星成长”等为老为小服务平台,还建有中青年居民喜欢的“幸福夜校”“幸福微工厂”。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居民家里有了喜事,有“喜事帮办”项目,根据居民的风俗习惯提供帮助,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
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社区成立了46支社区社会组织,其中最大的社区公益组织“V笑益起来”,经过三年的发展,注册志愿者达4700多人,公益服务时长达24000多小时,服务大众300万余人次,生动诠释了服务也是组织群众、凝聚民心的一种方式。
“找路子”,化解居民的急难愁盼
人人都是文明实践的受益者,人人都是文明实践的主角。在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拥有广阔的大舞台,这里不仅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现文明风貌的前沿阵地。
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域,承载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的生活要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梅园社区聚焦居民“婚丧嫁娶”需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近期有红白事,理事会便会主动上门,送上“便民贴”,与事主交换意见,按需安排人员为事主提供服务。“便民贴”上分别有婚庆公司、鲜花店、医疗救护等可能用到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红白理事会还积极帮助协调各项事务,避免发生流程受阻、邻里纠纷等问题。贴心的服务,让居民们在感受传统习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明新风尚的温馨。
利津县凤凰城街道永利社区每周三为社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餐,少油少盐低糖,保证饭菜的营养搭配和质量,把饭菜做得软烂,适合老年人口味。社区积极延伸“幸福餐厅”功能,融入志愿服务、休闲娱乐、医养健康等服务,配备有阅览室、书法室、乒乓球室等各项配套活动室,还为老年人提供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此外,传统节日、老人生日等节点,还会进行文艺演出,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举办吃长寿面、生日蛋糕等活动。老人对幸福餐厅的满意度很高,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温暖。在永利社区,每周三都是老人们和幸福餐厅的双向奔赴。
“搭台子”,与居民合唱文化大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明实践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是关键。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处处可见文化的印迹,侧耳细听,时常可以听到“房爷爷红色课堂”中传来的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安宁社区充分用好群众身边的活动空间和师资资源,实现就近就便随时宣讲。建成“房爷爷课堂”“历史展厅”等固定宣讲阵地,搭建竹清亭、长亭下、凭栏处、小幸福空间等室外宣讲场所10个。迄今为止已坚持了5年时间,吸引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加入,开展理论宣传活动200余场次。身边人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理论宣讲,群众听得清楚明白,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
胜利街道锦华社区实施“文润锦华”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文化服务为主线,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社区成立诗社,诗集《江山如此多娇》今年5月出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凝聚了社区的向心力。还组建了锦华播报团,每天两次利用社区的广播站,将优秀作品及人物故事传播至社区的每个角落。今年10月,锦华采编项目组出版了《1964,他们正年轻》石油回忆录。社区17位老同志的129幅作品搬进市文化馆的展览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线上线下展览。社区老兵合唱团自主创作并编排的社区之歌《锦绣年华》,其合唱版、童声版及独唱版唱响了锦华,也唱响了东营。
社区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居民的热情与奉献精神,社区居民由陌生变得熟悉了,争相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治理难题随之破解。
满城劲吹文明风,同心共筑幸福城。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场场如火如荼的志愿活动,一次次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东营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递着文明之光,持续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记者 扈美荣 于采艳 通讯员 商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