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从字出、音随韵转,一曲丝弦弹出了喜怒哀乐,唱不尽美好生活。这门古老艺术,传承数百年,悠扬婉转的丝弦声在融合与创新中持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常德丝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观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
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以情行腔,以腔托情,一路走来,常德丝弦声声入耳;如今,丝弦老戏传承有序,新戏层出不穷、生生不息!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刘佩
编导:张南琦
记者:丁春雨、戴斌
海报:胡心懿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