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东营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多年前,老百姓面对盐碱地束手无策,只能撂荒,一片片盐碱地,成了“闲置资源”。如何把这片盐碱地变成“丰收地”,如何把这笔“沉睡的财富”唤醒后还给农民?这是刘志鑫的心头挂念,也是他的科研任务。
刘志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他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致力于打造达到国际水平的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高地。他在这片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上俯身躬耕,终于把这片“地球之癣”变成了粮仓、瓜田和果园,用苦干与实干,践行初心和使命。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刘志鑫深刻认识到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有着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立足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尝试新技术、新模式的突破。他带领团队与中科院植物所、遗传所、南京土壤所、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加强交流研究,牵头与有关高校院所合作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智能设施农业装备技术攻关与系统示范”等6个中科院STS项目和1个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项目;推动实施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盐碱地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山东省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等科研项目,在盐碱地的科研创新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刘志鑫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俯身躬耕,推动科研项目落地生根。在农高区率先构建起了“抗逆牧草品种选育——盐碱地粮草绿色智能精准作业——多元化商品草加工——牛、羊生态养殖——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改良盐碱地”草牧业生态高效循环全产业链条,为孵化培育盐碱地农业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化是出路。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盐碱地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也是刘志鑫工作的重中之重。
刘志鑫带领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人员,依托种业创新、智能农机、综合利用、绿色生态防控4个重点科研平台,按照“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多线作战”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工作。
在盐碱地特色种业方面,刘志鑫牵头与中国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育种团队合作,培育了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育种研发和产业公司,建立盐碱地特色种业综合示范基地1.28万亩。绿色投入品产业方面,培育了山东爱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蜂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熊蜂规模化繁育1.2万箱年生产能力,覆盖了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培育了山东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中科鼎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建设新一代农机装备及服务智造园,设计建设了全国第一条智能化全自动农机柔性总装线和检测线,2022年投产运营。随着产业群和链条的搭建,一大批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高新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面对初期专家团队缺乏、创新载体不多、项目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问题,刘志鑫没被困难吓倒。他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主动走出去、跑上去,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部门和高校院所的支持。“在办公室待不住,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有时出差回来歇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又启程赶路,就是为了多引进些好资源、好项目到农高区。”同事这样评价他。
“实现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人才、平台、项目、基地一体化建设。”这是刘志鑫多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进而形成一批平台集群,将农高区打造成为高端人才、技术、资源聚集的“洼地”,是农高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高地的应有之义。
在刘志鑫的不懈努力下,农高区先后与中科院计算所、动物所、植物所、微生物所、烟台海岸带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益虫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研发平台、耐盐植物育种平台、微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平台、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等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先后落户农高区。中科鸿鹄智能农机、育种加速迭代、农业微生物菌剂、农业数据采集应用等技术成果研发方面更是取得不小的突破,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凭借突出成绩,近年来,刘志鑫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东营市创新突破先进个人,光荣当选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刘志鑫,他在盐碱地上探得“密码”,向昔日的盐碱地要来了粮食、效益;他用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推动我市农业发展。未来,他将在盐碱地上继续深耕不辍,持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用“良技”映照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记者 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