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4-09-14 08:05

爱东营讯 9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砥砺奋进、久久为功,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不断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牢记总书记嘱托,把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统筹抓好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努力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具有陆海统筹特色的执法体系,构建完善“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创新生态资源利用新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为依托,创新打造“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口生态研学”“黄河口国际观鸟”三大品牌,推动东营文旅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系统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以及挖掘弘扬黄河口文化等方面重点发力,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许明德表示。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文物局局长李慧芬表示,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扛牢“保护第一”重大责任,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建设海北考古遗址公园,组织实施傅家遗址安防、五村遗址展示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快创建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区,推动黄河文化系统性保护利用。发挥“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优势,高标准谋划建设东营博物馆,促进文物、非遗与旅游深度结合。抓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品质提升,推出生态观鸟、红毯迎宾等特色产品线路,培育文化体验、沉浸互动新场景新业态,做大生态旅游融合文章。支持培育电视剧、微短剧产业,探索“影视+文化传承+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动物园重返侏罗纪乐园等项目建设,落地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文旅融合项目,办好“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文旅推广大会、“四海昇平”沿海省份非遗交流展示、黄河大合唱全国展演等高层次活动,提升“黄河入海,生态东营”品牌影响力。

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但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航掌舵、指明方向。”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李敬文说,“按照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保障重要堤防水库和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等一系列指示精神,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技术示范、文化传承作用,努力钻研新技术、新技能,创造更多的一线创新成果、绝技绝活,挖掘打造更多生动鲜活的黄河文化项目,为黄河防汛安全、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合理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指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这让水利部门的工作路径更加明确。”河口区水利局党组成员张学军表示,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适水发展,有效地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河口经验”。

利津县盐窝镇党委书记李建设表示,盐窝镇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扛牢使命担当、深挖沿黄优势、做足特色文章,聚焦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锚定“碱地出好羊”定位,实施黄河口滩羊全链条发展工程,实现“从胚胎到餐桌”全链条一体化发展;聚焦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扎实推进国家试点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耐盐碱饲草种植,将“种植链”与“养殖链”联接成为农牧循环发展“生态圈”;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以入选全国文旅领域改革创新二十佳案例为契机,深度开发老街长巷非遗街区,努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上的“非遗明珠”,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盐窝力量。

(记者 王苗苗 王文朋)

责任编辑:武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