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看变化·盐碱地|昔日“北大荒” 今朝粮满仓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4-09-12 08:05

爱东营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东营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实干担当,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东营日报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关键词看变化”栏目,用一个个关键词、一组组发展数据,生动全面地展示东营建市以来的奋进历程和辉煌成就。

“干旱时收获蚂蚱,洪水时收获蛤蟆,不旱不涝时收获碱嘎巴。”这是东营本地流传的民谚,道出了这片土地上农民曾经的困境和无奈。

作为退海之地,我市有341万亩盐碱地,其中盐碱耕地占196万亩,一度被称作山东“北大荒”。在建市之初,东营便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如何唤醒这片土地的活力,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是历代东营人不懈的追求。

(资料图)

盐碱耕地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为此,我市先后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荒碱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探索形成了上农下渔、暗管排碱等盐碱地治理方式。

近年来,我市聚焦不同盐碱类型和立地条件,通过工程化治理措施和土壤、耕作、水利、品种等技术集成,探索形成了一批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全市盐碱耕地占比由建市之初的80%降至60%,近10年间,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去年全市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粮食总产量30.38亿斤,较建市初增加了21.5亿斤,过去的不毛之地成为粮油基地。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战略意义、实践路径,为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加快构建“以国创中心为龙头,以科学改良为基础,以种业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水定地、地种相适、科技赋能、产业富民有机统一”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

(资料图)

为了端牢粮食饭碗,让盐碱地成为丰产田,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制《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方案》,着力培育盐碱地特色种业、生态农业、智慧设施农业等六大产业,推广农业生物复合等五类盐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纳入《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进统筹谋划布局,加强科学引导指导。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市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探索构建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田间耐盐梯度鉴定——良种试验示范”一体化的生物育种创新技术体系,以种业创新推动盐碱地加速变身“大粮仓”。目前,已筛选培育大豆、藜麦等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育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达到11个。

(资料图)

力量在这里汇聚,创新在这里集聚,盐碱地变为希望田。2022年12月,盐碱地国创中心在省黄三角农高区获批建设,成为全省第3家、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国创中心已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108个专家人才团队,聚集盐碱地领域科研人才千余人,共建各类科研平台50余个。累计承担实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计划、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59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6项,中试孵化技术成果35项,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

盐碱荒滩亦是金山银山。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构建起全产业链盐碱地农业发展体系。目前,我市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35个,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31.93亿元、11.57亿元,“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声名远播。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武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