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齐鲁丨小园区撬动大扶贫 鲁渝协作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山东新闻·央广网·2024-09-05 18:55

央广网重庆9月4日消息(记者唐磊)“8月份已经过去,我这几天的重点工作就是算8月份的工资,今天(3日)终于算出来了。”在重庆市奉节县安坪镇,奉节县桂全金属制品厂厂长刘桂元指着手里的本子向记者介绍着,“你看我们厂里的最高计件工资有7000多元,平均工资也差不多达到4000元。”在刘桂元看来,能为家乡百姓发工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刘桂元记录的工资发放情况(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刘桂元是土生土长的安坪镇人,早些年在外地经商,主要业务是雨伞制作与加工。“2018年春节的时候,回到老家后看到老家有很多闲置劳动力,比如家里带小孩、带孙子的,但是在外地开公司工人又紧缺。”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让刘桂元萌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我的生意在哪里都可以做,为什么不把家乡的人民照顾一下,(他们)一个月挣几千块钱,最起码生活上有着落了。”

安坪镇鲁渝协作帮扶车间展厅(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刘桂元将公司落到了安坪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内,开启了一段返乡创业的新“征程”。

“我们公司差不多有100人,固定在车间上班的有50人左右,另外像老人、家庭妇女一类,他们需要照顾老人、孩子,没办法到车间上班,我就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早上把材料送过去,晚上挨家挨户收回来。”刘桂元告诉记者,为了照顾村民的时间,公司采取“灵活就业”的形式,尽可能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园区内的制鞋车间(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刘桂元公司所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是“鲁渝协作”的一个生动实践,“园区于2019年开始创建,依托鲁渝协作等资金,在滨州驻奉干部工作组帮助支持下,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水、电、气、路、讯等配套设施完善,会议室、员工食堂等服务功能齐全。”安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牟启希告诉记者。

园区内的制伞车间(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据介绍,此前安坪镇以脐橙种植为主,脐橙种植面积为4.2万亩,去年的产量为5.4万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情况在2019年发生了变化,“当时在外地开公司的老板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就想回到家乡带动当地的群众就业增收,所以我们也是和当地政府以及工作组沟通,在这里搭建了园区。”园区建成后,企业陆续入驻,“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牟启希告诉记者,企业入驻后,当地产业实现了发展,“产业发展了,就业岗位也就有了,这是最大的效果。”

园区内企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牟启希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返乡创业企业40家,同时大力推进“中心工厂+卫星车间+家庭作坊”模式,发展卫星车间35家,通过“居家办公、集中收运、计件核薪”,让部分有照顾病人、老人、孩童需求的劳动力实现家中就业,真正实现将车间建到村头、将就业送到户头。“2023年,园区年产值达8300多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人均月工资3800元。”

园区展厅里搭建的产品展示柜(央广网记者唐磊摄)

据介绍,山东和奉节的产业协作远不止于此,“除了这个园区,还有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园,目前安坪镇有213亩的‘寿光模式’的设施农业,既有资金支持,还有农业技术人才方面的帮助。”牟启希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已形成轻工业为主,设施农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牟启希表示,“我们想在园区目前的基础上把规模扩大,同时还要把产业选好选精,第三个就是带动当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填补当地产业的空白。”

责任编辑:武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