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而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中,盐碱地占据相当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和“潜在粮仓”。
作为退海之地的东营,有340万亩盐碱地,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近四成,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多次深入盐碱地区域实地考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让全市上下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既是鼓励和鞭策,更是压力和动力,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使命担当,把加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作为发挥东营优势、服务保障“国之大者”的重大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确保在盐碱地种业创新和综合利用上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总的来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市在盐碱地种业创新、科技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的地位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但也要清醒看到,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照为全省全国作示范的标准要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全市加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重要论述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找准定位、拉高标杆,系统集成、攻坚突破,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着力打造全国盐碱地种业创新高地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先行区、示范区。
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要聚焦种业攻关。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特色种业研发,利用特色优势培育更多耐盐高产优质新品种,加快引育盐碱地种业科技人才,加大耐盐碱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以种业创新推动盐碱地加速变身“大粮仓”。
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要聚焦科技引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配置要素、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我们要抓住重大机遇,高标准建设盐碱地国创中心,努力打造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战略研究高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机制创新试验场、产业新技术策源地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更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要聚焦试点示范。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效做法的主要载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标准抓好试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集成创新,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样板。
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样板”,要聚焦做强产业。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大力发展粮油、瓜果蔬等盐碱地特色农业,培育壮大现代种业、智慧农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同时还要深挖盐碱地农产品独特价值和功能特性,进一步加大区域公共品牌塑造和推介推广力度,推动“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东营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