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有干头|李鹊镇拓宽村民致富路 “小工坊”托起“共富梦”

爱东营讯 制衣工坊产销两旺、育苗基地产品俏销全省、研学小镇火爆节假日……针对辖区村庄群众致富门路少、集体增收渠道窄,一些宝妈及老人赋闲在家等实际问题,广饶县李鹊镇全域推进建设共富工坊,一个个“小工坊”托起了群众的“共富梦”,带动了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如今,李鹊镇已建成4家共富工坊并通过县级备案管理。共富工坊体量不大,却使村民和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家门口就业 带娃上班两不误

5月14日,在李鹊镇维罗服装厂,宽敞的车间内满是原材料和制作完成的校服,4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据介绍,维罗服装厂为山东省学生装定点生产企业,现有60余家固定客户,每年服装最大产能18万件。

“我们服装厂除了生产校服外还承接了企业的工装制作,工人们都是附近村的村民,在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下,月收入高的能到五六千元,村集体也通过场地入股的方式获得收入。”据维罗服装厂董事长贾翠丽介绍,维罗服装厂的前身为广饶县宏基服装厂,成立于1999年,如今在共富工坊模式下,服装厂已经小有规模,3个车间共设置了50余个加工工位,每日最多可生产服装1000件。

工人们正在共富工坊紧张忙碌着

为促进就业创业与共富工坊建设深度融合,李鹊镇由各村党建指导员担任“工坊管家”,从党员中培训出2至3名集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于一身的“经纪人”,为工坊起步到建成提供全面指导、全力保障。同时,结合工坊规模,吸引村内5至1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工坊平稳运营。

与此同时,李鹊镇还细化了6种工坊类型,推动共富工坊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模式”。

农文旅融合 田园工坊助农增收

每到周末或是小长假,李鹊镇黄东村“河畔阳光·共富工坊”总是热闹非凡。这里的研学小镇是黄东村利用废弃闲置院落改建而来的,如今已成为青少年研学拓展训练和市民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2022年7月,研学小镇正式投入使用,这里建设了研学教室、餐厅、民宿、游戏中心等设施,共有“拓展训练区”“农耕体验区”“水上项目区”“儿童游戏区”四大功能区。

“在这里研学不仅可以通过拓展项目锻炼意志品质,还可以畅玩水上项目,通过农耕体验还可以体会到农民种田的辛苦。”黄东村党支部书记韩浩祥说,除了本市学校学生前来研学外,淄博和潍坊也有不少学校学生慕名前来,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40余批研学团队,营业收入达200余万元。

除此之外,研学小镇还带动了本村近3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进一步提高了村民收入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黄东村还整合周边15处农旅文旅资源推出了特色化多元化的研学课程,打造了集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农旅体验为一体的精品研学线路。

下一步,李鹊镇将持续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实现“村强民富片区化”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农业的产出效益,让群众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记者 闫雯雯 庄洪鑫 通讯员 刘福春)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