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 亩产585.28公斤!高粱新品种创盐碱地高产新纪录

爱东营讯 近日,省农科院“耐盐碱高粱新品种选育与新技术”示范田测产在我市举行,我省自主选育的高粱新品种泉粱5号,亩产达585.28公斤,创盐碱地高产新纪录。

测产专家在30亩高粱实验基地中,采取三点取样法进行现场测产。我省自主选育的高粱新品种济糯粱2号和泉粱5号,平均亩产分别为540.61公斤和585.28公斤。“经过实地测产,我们认为今年的产量比较可观,尤其是今年天气比较干旱,在中度盐碱地上能有500多公斤的亩产,实属不易。”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尹秀波表示。

测产结果不仅让在场的专家们兴奋不已,也让种粮大户们信心满满。“通过观察,我觉得泉粱5号这个品种优点很明显,抗盐碱,颗粒大,并且成熟度很好。我今年准备推广这个品种。”广饶县大码头镇种粮大户徐宏昌说道。

高粱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达3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菏泽等沿黄区域,种植的品种以济粱3号、济粱4号、红缨子等酒用高粱为主,但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并不高。为此,省农科院依托优质高效特色杂粮新品种选育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耐盐碱高粱选育攻关。

“我们一开始就把高粱新品种选育项目的主战场设在黄河三角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这种耐盐碱性比较强、高产优质的不同类型的高粱品种。”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文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培育筛选,省农科院培育团队从上千个组合中筛选出了济糯粱2号和泉粱5号两个品种。“济糯粱2号抗逆性比较强,生育期比较短,株型紧凑,淀粉含量达到74%以上,支链淀粉可达到98%,可作为南方酱香酒的优质原料。泉粱5号的主要优点就是产量高,抗性好。”张华文说。

泉粱5号等耐盐碱高粱新品种的培育成功,为实现向盐碱地要粮,打造黄三角优质高粱种植基地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产学研部门将密切合作,加快高粱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尹秀波表示。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